穿青人的生活故事传说

   浏览量:3307

  1、木匠和裁缝的友谊

  有一个山脚下住着一个木匠和一个裁缝,两人比亲兄弟还好。

  一天,他俩在一起喝酒,三盅之后,裁缝对木匠说:“老弟呀,眼看我们都老了,不知哪一天一口气接不上来,那就再也见不着了。你我兄弟一场,我托你办件事,行吗?”木匠说:“你就放心地讲吧!只要我能办到的,我都答应你”。裁缝喝了一口酒,继续说:“你走南闯北干了这么多年的木匠活,我想请你给我找块好材料办个“老家”。木匠说:“我们弟兄家,这个忙我一定帮”。木匠又接着说:“唉,老了,以前我干活不知道什么是冷,可这两年不行了,真是年岁不饶人啦!”裁缝想了想说:“老弟,没关系,过几天我给你缝件好皮袄,抵抵风寒吧!”

  没过几天,裁缝果真叫徒弟送来一件皮袄,木匠接过来一看,做工虽好,但全是些碎皮拼起来的。木匠嘴里没说,心里直嘀咕“这老兄还说给我做件好皮衣呢!”一气之下,就把这件皮袄丢至破衣堆里。

  一个月后,木匠叫两个徒弟把做好的棺材给裁缝送去,并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两个徒弟便去了。

  裁缝一看,无丝无缝,做工考究,可是却又小又薄。裁缝心里暗暗说:“我白交了几十年的好朋友。”但又不好发作,便招待木匠的两个徒弟吃饭。谁知酒席摆好后,裁缝刚转过背,桌上的菜又少了两盘,心里更加不愉快。

  第二天,裁缝到木匠家去做客,天气很寒冷,却不见木匠穿皮袄,他感到很奇怪,便叫木匠把皮袄拿出来穿上,木匠无法,只好从破衣堆里把那件皮袄找出来,裁缝顺手接过皮袄看也不看—眼,便扔出门外雪堆里去了,继续吃自己的饭。这时,雪越下越大可是那件皮袄上却没有一片雪花。木匠大吃一惊,连忙把皮袄拣起来,细细一看,才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大哥。原来,皮袄上的每一块都是珍贵动物皮,那是裁缝几十年私攒下来的,为了知心朋友才忍痛割爱,给了木匠。

  过了几天,木匠来到裁缝家,裁缝热情地接待木匠。可是雪又大,路又滑,难买到下酒菜,裁缝心里很着急。木匠好象看出了裁缝的心思,便说:“老兄莫慌,上次我叫徒弟送棺材来时,徒弟们端了你家两盘菜放在里面,快端出来,看还能不能吃。”老裁缝听了:赶紧启开棺盖,把菜端出来一看,吃了一惊;两盘菜还本颜本色,香味扑鼻,象刚从灶上炒好的。

  裁缝和木匠互相紧握着手,两个老弟兄又是羞又是喜。经过这两次误会,木匠和裁缝的友情更深了。

  2、应该去的工价

  陈大是个吝啬鬼,他起了一间房子,要找个木匠来装修,又舌不得花钱,想来想去还是找自己的一个堂弟做划算,他一不抽烟,二不吃酒,生活上有好吃好,有歹吃歹,工价呢,遇到自己人还不一定收。

  木匠请来了。这陈木匠心想:自家兄弟,确定不收工钱,还必须把活路做好点。你看,门窗户壁,式样美观,榫头凿口,牢固合逢。人们看见,都说做得不错,不枉自是自家人。

   陈大呢,以为木匠是自家堂弟,生活上包谷面,老酸菜,木匠也不计较,完工那天还说:“二天大哥有事,还来叫我”。

   就在陈木匠走后的第二天晚上,陈大搬进新房住宿。半夜里,从板壁上传来“修修修……的怪叫声。陈大提着灯朝叫声走过去,刚走近,不叫了;往回走,又叫起来了。他顺手拿着扫帚拍了板壁几下,仍然还“修修修”的叫,而且越叫越大声,陈大点亮到外面去看,仍找不到原因。那声音一阵平,一阵尖,时有时无,乍停又响,怪异莫测。

  恰在陈大在外边仔细寻找怪声之时,一阵冷风吹来,远处传来几声夜鸦于的哀鸣,板壁上的“修修”声更尖厉,再也不停了。陈大感到毛骨悚然,再也不敢进屋睡觉,回到老房里去给他老婆讲了这桩怪事。

  老婆埋怨说:“都怪你舍不得钱,得罪了匠人。匠人些都会点魔法,侍奉不好,人家就要搞鬼。”

  陈大说:“虽是这样,我们是过得心的弟兄呀!”又想:“不一定!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怎么想?”他越想越不对头,提了两升黄豆给木匠送去,向木匠说明了来意。

  陈木匠说:“哪有这种事,我会啥法术?别说是自己弟兄,再是别人外姓,我也不会乱来。”

  那么,是什么道理呢?

  陈木匠提了一把斧头来到陈大家,,仔细检查了半天,也没有找出问题。不过,怪声渐渐停止了。

  一连几天都平安无事,陈大又搬进新房去住。一天夜里,随着一阵北风吹来,那使人可怕的怪声又来了。陈大想:“难道两升黄豆还不够他三天工钱吗?怎么还……?”

  为了图个平安,陈大一时又变得大方起来,又背了两斗包谷给木匠送去。这一着把木匠搞得昏头转向,莫明其妙,提上工具,又跟陈大一起来到新房里。木匠从上午一直找到下午,都没找出原因。太阳就要落山了,急得他满头大汗。

  陈大一定要留木匠在新房里过夜。夜里,万物俱寂,那怪声在黑夜里更加吓人。突然,一阵狂风吹来,门开了,灯熄了,那怪声变成了“修修”“呜呜”“嘘嘘”的怪声,陈大吓得“哎呀”一声,钻进被子里不敢露面。木匠吓得连忙塞住耳朵,挤进被窝里。幸好,一阵狂风过后,怪声慢慢停止了。陈大才壮起胆子用一棵两百来斤重的木棒顶住门。

  第二天,木匠一大早又去找怪叫声,还是找不着,他想,只有去求经验丰富的王三木匠了。

  王三木匠请来了,自然是先谱一谱自已的神通,又这里听听,那里看看。但却找不出原因,拿不出办法。最后一招,只有求拜鲁班爷了。

  陈大家准备了鸡米利市,王三木匠摆好香,立个“鲁班先师”牌位,然后上香、磕头、奠酒、祝告、杀鸡祭神,但结果也无济于事,白白供了王三木匠几顿饭,一升插香米,一锭大银,雄鸡一只。

  正当大家束手无策,陈大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喊道:“在这里,在这里”!

  大家凑近一看,原来装在窗子下边的那块杉板有个疙瘩,疙瘩落去留下一个毛钱大小的孔,陈大糊窗予时,用一小张纸糊在孔上,纸粘不牢,漏了气,风从外面吹来,纸梢振动,便发出“修修修……”的声音,那孩子见只苍蝇歇在孔上边,伸手一捂,响声停了,苍蝇也飞了;一抬手,又有叫声了,再捂去,又停了。

  陈木匠伸手一爪撕了那张纸片,取笑道:“大哥,这是你自己使的法呀”。从这以后,怪声没有了,陈大的心平静下来,但一划算,这张小纸片害他自己失去很多财物,要比工钱多出好几倍,把陈大的眼睛都气绿了。

  3、三女婿祝寿

  从前,有一家有三个姑娘,同时许配三个姑爷,大姑爷是个读书人,博古通今,二姑爷是江湖郎中,能言善辩,只有幺姑爷生性老实,没有什么口才,每逢大的两个姑爷来到岳父家,都受到盛情招待,幺姑爷来时,只是随便应付,讨不到岳父的高兴。

  有一天,岳父做生日,亲朋好友齐来祝贺,有的拉起二胡来,三个姑爷也不例外。幺姑爷同他的妻子一起来,走到一个树林边,突然跳出一只獐子,便问妻子,这是什么?妻子回答说:“松树林头跳出一只獐。”走了一里,来到一棵树脚,看到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叫着在吃虫,他又问妻子,妻子回答说:“一窝冤家闹嚷嚷”。又走了一里远,快到岳父家,老远听到有人在拉二胡,打锣打鼓,又问他的妻子是什么响,妻子回答说:“这是锣鼓响叮当”。来到岳父家大门边,看到堂屋中点着一对蜡烛,他又问妻子,妻子回答说:“一对蜡烛亮堂堂”。

  吃完晚饭,开始上寿,岳父突然提出要三个姑爷说四句,看哪个说得好,又要逗人笑,大姑爷是个文人,开口就说:“公公寿缘长长,比我读的书还长”。二姑爷接着说:“公公寿缘长长,比我走的江湖还长”。大的两个姑爷说完,岳父也没有笑,轮到幺姑爷来说了,大家把眼光转向他,看他能不能说四句,他不加思索地开口:“公公寿缘长长,松树林头一只獐;公公寿缘长长,一窝冤家闹嚷嚷;公公寿缘长长,锣鼓响叮当;公公寿缘长长,一对蜡烛亮堂堂”。幺姑爷的话刚说完,岳父笑起来了,在场的人们也被逗得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