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笔直而宽阔,那是只有省城才有的豪华与大气;花台、路灯、林立的高楼及来往穿梭的高级轿车,让人仿佛置身于沿海的某个大都市。实际上,这里不沿边,不沿海,不通火车,不通飞机,也不通高速公路,而是坐于赤水河畔、落于群山之间的偏远山城。” 最近,一位贵阳网友贴在网上的几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仁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仁怀撤县设市。13年弹指一挥间,今日仁怀经济总量已位居贵州经济十强县(市)第6位、西部百强县(市)第48位,特色城市的科学定位使仁怀的城市建设充满了诱人的魅力,一座拥有10多万人口的新兴的国际名酒城在西部迅猛崛起。 “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普遍居住的是木质结构瓦房,城区多是泥泞小道。公共基础设施、绿化地带几乎没有。”谈起改革开放前的仁怀城区,该市退休干部朱仕能记忆犹新。据介绍,1978年,仁怀县城常住人口只有1万多人,城区运行大型客车1辆、中型客车1辆,居民出行大都是步行。10多年来,仁怀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规划城市,先后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仁怀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三轮修编。1995年,仁怀启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城市建设,先后投资1亿多元,修建了巨型茅台酒瓶、盐津河大桥等标志性建筑和基础设施,完成了10多条旧城区道路的硬化、美化。2000年,仁怀又争取国债资金1.1亿元,自筹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了约40千米的供水管网体系工程、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的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150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和日处理1.2万立方米的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3个、垃圾中转站8个。从2001年在城区南部新建酒都新区,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2004年9月,仁怀启动中枢旧城改造;2005年6月启动茅台风貌建设和旧城改造。到目前,仁怀改造旧城33万平方米,新建居住小区20多个,新建住房50多万平方米。 仁怀每启动一轮城市建设和改造,“哪来这么多资金投入”一直成为仁怀市民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尽管面临资金压力,仁怀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思路,通过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对现有的有形或无形资产进行整合、配置,以市场找项目,以资源换资金,变存量为增量,变死钱为活钱,用资本营运方式筹集开发建设资金。“茅台”这块无与伦比的地域品牌和风水宝地,对仁怀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磁场作用,10多年间,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在此投资置业。仁怀通过依法征用土地,控制一级市场,以土地增值收益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走集中出让、连片开发之路,用滚动发展的办法不断推进新区建设。近年,该市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民族工作先进市、贵州省双拥模范城、省科技先进市、全省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2003年,仁怀成功申报“中国酒都”,仁怀城区以酒为媒,加上配套的城市建设,顺利地实现了从“国酒之乡”到“中国酒都”的精彩嬗变。如今的仁怀城区,有全省惟一的县级五星级酒店天豪大酒店和中国白酒交易市场,有多功能大型会展中心,有大气磅礴的市政广场、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建筑,还有极具黔北民居特色且古色古香的茅台镇。中茅两城区,几十层的高楼,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