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只白天鹅”起飞的地方,就是雷山县岔河村(苗语称南猛)。
幽静的南猛苗寨
南猛村距县城13千米,属郎德镇,由望丰河乘车半个小时,然后再步行1.5小时山路可达,全村140户720人,均为苗族。 南猛村由上、中、下三寨组成,房屋依山而建,这些传统样式的吊脚木楼,在丛丛翠竹点缀和高大古枫、杉木、香樟的映衬下,显得环境清幽,古朴典雅。寨中有一长方形芦笙堂,为老一辈芦笙手向新一代传授芦笙吹奏法、跳法及节日芦笙盛会的专用场所。村外,山峦重叠,梯田盘山如带,一条清溪南来绕村北去,晶莹澄沏,从高处看去,峰回路转,形似蛟龙,景色十分迷人。 南猛苗民能歌善舞,酷爱芦笙吹奏艺术,尤擅高难度的芦笙舞蹈。在这“芦笙之乡”,小孩从十一二岁就学吹芦笙,老年直到六七十岁仍然喜欢芦笙,每年农历6月“吃新节”开始,到农历10月过“苗年”节期间,村子的上空几乎天天回荡着悠扬委婉的芦笙曲调,这里以芦笙吹奏的曲调最丰富,吹奏法最多而闻名。尤其是在“苗年节”,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芦笙场上欢跳芦笙舞,一连五六天,日夜笙歌不绝,南猛周围的苗族青年都赶来观光和学习芦笙吹奏技艺。 南猛的芦笙曲调有50多种,常跳的芦笙跳法有30多种,这些曲调和舞姿形式,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富有生活气息,如“斗鸡舞”、“斗雀舞”、“斗牛舞”,即为现实生活中的斗鸡、斗雀、斗牛等动作的加工升华,表演时惟妙惟肖,极有情趣,还有“滚山球”、“老虎戏猪”、“猴子掰包谷”、“溪边水牛天天转”、“双人交换吹同跳”等难度大的民间芦笙舞技艺,民族和地方色彩很浓,动作频率高且难,表演者不仅口吹足舞,而且随曲调的变化,时而缓和,时而激烈,时而悠雅如舒云漫卷,时而腾挪如骏马奔腾;时而仰首,时而快步激进,有时连连翻滚,有时倒立伸腿;还有“板凳舞”也极有情趣;借助芦笙曲调传情、鹊桥相会的“讨花带”,秋波暗送,诙谐极致,因此,赢得了“芦笙之乡”的美称。 南猛村芦笙演奏艺术代代相传,代代人都有高手。1957年国庆前夕,周思来总经理点名要雷山芦笙队到北京参加国庆演出。其中一名是南猛村的杨炳芳,杨炳芳的精彩表演引起轰动,随后他又被文化部选派到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演出,使具有百年芦笙艺术传统的南猛声名远播。 20世纪80年代,南猛人打破了过去女子不吹芦笙的旧习,年轻的苗家姑娘们吹起了芦笙,并在过去芦笙舞曲的基础上创新,自吹自跳,吹出了新的曲调,跳出了新颖别致的舞步。南猛苗族女子边吹边跳芦笙之事传遍全国,成为传承佳话,1982年5月,杨胜兰、杨胜春、王正春、余珍等4人出席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举行的“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她们以自吹自跳的崭新形式,别具一格的舞姿,洁白靓丽的服饰,神采飞扬地跳起“苗族女子芦笙舞”,引起轰动,被观众誉为“苗岭飞来的四只白天鹅”,从而饮誉神州,受到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民委的表彰。雷山女子在她们的带动下,相继吹起了芦笙。 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但南猛苗寨嫁娶方式仍保留古俗、乡土风情依然非常浓厚。苗族青年男女经自由恋爱,苗语叫“游方”,对唱山歌,多次接触,情投意合,双方交换信物,订下终身,然后商定嫁娶日期,到期男方备些糯米饭、酒肉、鱼等礼品和一定数额的现象,发给女方送亲的姑娘们作为“草鞋钱”,邀请寨上青年五六人去接。姑娘也早作准备,转移衣物、银饰等物到约定地点等候,待父母睡觉之后即起程。女方一到男方家便举行婚礼,杀猪办酒宴请亲朋。之后,请两名能言善语的兄弟或叔伯,带一些酒肉、一只鸡去向女方家父母报信,若女方家父母认为这门婚姻般配,便欣然接待报信的客人。有的认为这门亲事虽然不很班配,但生米已煮成熟饭,结婚已成事实,做错事是青年人的事,与报信者没有关系,也照样接待报信的客人,但日后财礼钱可能要得较多。有的得到报信后,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把报信者拒之门外,虽然无损于报信者,但有把姑娘拉回去的可能。有的青年男女“游方”认识后,决定结为伴侣,他们把自己的终身诉诸父母,也取得双方父母的同意,订下婚娶日期,经双方父母协商好同样可采用“偷亲”方式进行,他们认为这样做既吉利,又省钱,这种方式也叫做“公开的偷亲”。
这里的民风民俗依然纯朴,这里的村民正热情的等待远方的客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