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杉之乡—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文章来源:贵州特产网    浏览量:25180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最北部,西北、东北与重庆直辖市之南川市、武隆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毗邻;西南、东南分别与本省正安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总面积2156平方公里,辖10镇4乡(含1民族乡),98个村 (居)。

银杉

  全县总人口337176人,其中农业人口29.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60957人,其中仡佬族151929人,苗族84080人,土家族24843人,县城所在地距遵义市红花岗区200公里,贵阳市350公里,重庆市160余公里,经 南川到涪陵200公里进入长江航运,北至重庆武隆县97公里,至武隆江口镇90公里,两处均可与乌江航运相通。

  道真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高原山区,最高海拔1939.9米,最低海拔317.9米,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有利于大农业的全面发展和立体农业的配置。

  道真气候属中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285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是省内茶叶、烤烟、油菜、药材、经济林木最适宜的种植区。

  境内的自然环境,适合于多种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经普查野生植物有1500余种,其中被子植物约占80%。有银杉、珙桐、水杉、篦子 、三尖杉、鹅掌楸、香果树、水青树植物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松、杉、柏、樟、楠、杨、枫等主要用材树种,白冠长尾雉、白鹇、黑叶猴、狒猴、金钱豹 、苏门铃、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自然之源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15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41人/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国土面积11亩,高于全省人均占有水平。耕地75万亩;林业用地120万亩,其中宜林荒山60万亩;天然草山106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24片共47万亩,发展林业、畜牧业的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真安州城垣,周长2340米。明代建筑

  生物资源:

  道真境内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仅森林木本植物就有885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珍稀植物16种:有举世闻名的被称为“植物中的熊猫”的银杉,“中国鸽子树”珙桐,抗癌新秀红豆杉、三尖杉,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银杏、香果树、马褂木、水青树、黄杉等。速生及特殊用材树种60余种,油脂及芳香油植物100余种,用材林以松、杉、柏为主,优良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木材生长量较我国东北地区高出一倍多以上,经济林木品种多样,油桐、乌桕、生漆、盐肤木、核桃、板栗、杜仲、棕榈、柿、枣、山苍子遍布全县。经营油桐历史悠久,是全国47个油桐生产基地之一,曾名列全国第三名。已查明药用植物550种,素有“黔北药库”之美称。中药材中天麻、黄连、杜仲、洛党、五倍子、竹节人参等在历届广交会上深得好评,畅销各地,黄连产量名列全省第一,天麻、黄连、洛党被称为道真名药。辽阔的草场和众多的牧草有利于草食牲畜的大发展。
 
  水能资源:

  本县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芙蓉江是乌江最大的一级支流,自西南向东北贯通县境东南部,境内河段长63公里,县内所有河流均汇流于芙蓉江,大小河流45条,河网密度26.3公里/百平方公里。由于地势起伏,河流切割强烈,水流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29.05万千瓦,国土单位面积蓄134.74千瓦/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量(70千瓦/平方公里)的1.92倍,可开发装机容量为26.46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91%。建电站搬迁少,淹没损失小,有利于建立梯级开发体系,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银杉群

  矿产资源:

  道真已发现的矿种有20余种,金属矿有铝、铁、铅、锌、铜、银。非金属矿有硫铁矿、含钾页岩、凝灰岩(绿豆岩)。建材矿产有石英砂岩、水泥用石灰岩,灰质白云石、大 理石、泥页岩、耐火粘土、方解石、石膏、水晶。燃料矿产有煤、油页岩。具有一定储量的矿种有铝土矿,远景储量可达3600万吨,硫铁矿可达2亿吨,铁矿远景储量8000万吨,石英砂矿近年对凡岩—沙台矿带普查,储量可达1000万吨,二 氧化硅含量大于95%(淘洗样可达99.36%),含铁量小于万分之五,质量优良,道真煤田是遵义市四大煤田之一,探明储量1.16亿吨,县内已建国营及乡镇企业煤矿200多个,彩色石灰石经加工后具有大理石的装饰效果,现已加工的品种有“晶黑玉”、“红玉”“迎春”、“芝麻灰”、“晚霞”等。色泽晶莹、光滑如镜,很有开采价值。

  旅游资源:

  道真气候宜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奇山、异洞、幽谷、小溪等自然风光星罗棋布,珍稀动植物形成独特的景观,引人入胜。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别具特色。大沙河、仙女洞两自然保护区,位置靠近长江上游旅游区,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咫 尺相望。大沙河银杉自然保护区,既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又有很好的旅游功能,一座蓄水1500万立方米的高山水库即将建成,那时泛舟湖上,春季薄雾袅袅,各色杜鹃五彩缤纷,夏季凉风徐徐,实为避暑胜地,秋季枫叶金黄,冬季皑皑白雪,映衬满山遍野的红山茶花,真山真水风光无限。仙女洞岩溶洞穴群,是一座座雄伟壮丽的地下宫殿,造型奇特的钟乳石气象万千,巧夺天工,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发展旅游业实乃本县跨世纪的新兴产业。

道真县职高校园“希望之光”雕塑
 
  产品资源:

  (1)畜牧:本县天然草山是耕地面积的两倍,而且牧草资源丰富,数百种饲料植物,可供畜禽食用。据西南农业大学农经系测算,现有草场的载畜量为12万头黄牛单位,如实行人工种草养畜,则载畜量可成倍增长,达到年出栏菜牛4万头和山羊10万只。近年牛羊养殖业有新发展,推广新技术,引进优良种牛冻精,已繁殖优良牛种辛地红、海福特、圣格鲁迪斯、西门达尔、黑白花等近万头。本地白山羊,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皮板细致,毛眼适中,拉力强,弹性好,属“四川路”板皮,是重要出口物资。旧城黑猪是本地选育出的黔北优良猪种,以耐粗饲、产仔率高,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而著称,年产仔猪10万头,除供本县外,还销往邻县及重庆武隆、彭水等地。发展鸡、鸭、鹅等家禽,也有良好的饲养环境。

  (2)经济林木。道真历史上就是贵州经济林的重要产区,一些品种已形成一定的经济优势。油桐产量曾居全省第二位,人均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五倍子、乌桕、生漆、蚕桑及“三木”药材(杜仲、黄柏、厚朴)均在省内占有重要地位。全县倍林面积10万亩以上,人工植藓养虫技术普遍推广运用,创造了亩产干倍子75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全县乌桕树300多万株,近年来引进良种,嫁接更新,常年产桕籽1200吨,最高年产2500吨。道真生漆品质优良,大木漆的漆酚含量78%,小木漆漆酚含量高达83%,均超过国家商检标准,远销重庆、武汉、上海等地。银杏在全县广为分布,全县结果树数千株,最大一株树高30米,胸径3米,树龄在千年以上,年产银杏果四五百公斤。杜仲是近年来我县发展较快的经济林木,现已投产的杜仲树有100多万株,推广杜仲环剥再生新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板栗是我县绿色产业重点发展项目,天然野生板栗分布于洛龙、隆兴、三桥、大矸等乡镇,一个两万亩板栗林基地项目即将付诸实施,年产板栗可达300万公斤以上。

道真县大磏石林局部风光

   道真的气候、土壤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茶叶品质极佳,茶芽肥厚柔软,持嫩性强,芳香性好,制成茶叶色泽翠绿闪亮,内质嫩香持久,颜色碧绿明净,滋味清醇鲜爽。近年,经中科院地化所、贵州省茶科所、武汉大学测试中心等科研单位的考察,取样化验确认道真为国内罕有的富硒(Se)、锶(Sr)地带,所产茶叶硒、锶两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居国内之冠,每克茶叶中含硒1.5—4PPm、锶7PPm。常饮此茶可预防心血管病、糖尿病及抗御癌细胞病变的功能,有延缓人体衰老,增强视力,消除人体内铝、汞等有毒金属的作用,是沿海及东南亚缺硒地区的首选保健饮品。全县茶园面积达3万亩。

  (3)经济作物。烤烟是道真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15000吨。道真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均好,颜色桔黄或金黄,油质丰润,组织细致,吸味纯净舒适,杂气最少,刺激性强,燃烧性强,单叶产量高”,1981年贵州烟叶区划评定,名列全省第一,属清香型优质烟,以其“金黄粉底色鲜亮,油润光滑细如绸”而与巴西、津巴布韦的优质烟媲美,1996年以来烤烟等级合格率居全省之首,连续三年获国家表彰,同时定为全国优质烟生产基地县。

  油菜、年种植面积8—10万亩,年产8000吨。

  青麻,本县水石脚所产的青麻以其纤维长,支数多,质地好而享有较高声誉,1957年作为中国特产参加非洲国际博览会展出,1958年参加全国农业展览,纤维4米以上,居全省之冠。

道真县长岩大桥

  魔芋,全县普遍种植,年产25万公斤以上,一般单作亩产可达2000公斤左右。品种有串根魔芋、红皮魔芋、山魔芋等。

  猕猴桃,道真猕猴桃果大质优,已发展到8000亩,市场前景好。“十五”期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到50000亩,建加工厂一间。

  洛党,洛龙党参因其产于我县洛龙镇而得名,以其肉质鲜嫩、药用价值高而深受外界青睐,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常常供不应求。县委、县政府已将此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现已人工培植了2000亩,计划保护野生洛党基地1万亩,人工栽培2万亩,形成3万亩优质洛党基地,并建洛党系列加工厂,年产值可达4亿元,税金可达2000万元以上。

道真县茶园

  仡佬风情

  境内习俗,《方舆胜览》对宋代珍州僚人的记述:“以射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谣祝,好诅盟”。“凡交易刻木为书契,纺绳以为数”。“婚姻以铜器、毡、刀、弩矢为礼”,“燕乐以铜鼓、横笛、歌舞为乐”。所居“架木为阁,联竹为壁。开窗出箭,以备不虞。出入佩刀弩自卫”。“凡宾客聚会,酋长乃以汉服为贵。”元代和明初,“宦户、儒户与汉俗同”(明《寰宇通志》。明清两代,大量汉人迁入,与仡佬、苗、土家等族人民错居杂处,交往,通婚,相互学习,团结发展,渐次融合为共同的地域习俗,同时又保留着各民族各自的习俗特点。

  民国36年(1947年)《道真县自然人文调查资料》和37年(1948年)《道真县地方概况调查表》等说,县内民风朴实,勤劳节俭。纯用汉文,说汉语,语多川音,一般人民知识程度较低,致多方言。因交通梗塞,内外货物流通交换困难,人民生活清苦。衣以麻棉丝为主,虽富绅亦罕见“洋货”。食以玉米、大米、麦子和蔬菜为主,肉食为猪、羊和鸡鸭,与海味隔绝。城乡多为瓦房和草房,县城始有新式房屋建筑。民多崇奉佛、道、儒三教。婚丧礼俗,多崇汉俗古制,民国以来,在城镇虽渐有革新,但因沿久习深,故常新旧兼用,乡间仍为旧俗。

道真县风景点

  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人,随着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文化科学知识的逐渐普及,习俗有较大改变。总体而言,境内习俗的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因世居境内的仡佬族、苗族和土家族长期隐匿自己的族称,习用汉文汉语,各族习俗差异不十分显著。即使同一民族的习俗,亦因贫富或地域相隔而略有差异。


  仡佬家居
 
  道真仡佬族居高山者房多低矮,向阳避风;平坝房屋稍高,多依山麓而建。旧多同宗族聚居,或毗邻建造,遂成村寨。近代多独立建造,相望而不相连。一般住宅以木结构居多,土木结构次之,青瓦盖顶。石桥、棕坪一带有以石为壁者。格局有“独间”、“长三间”、“长五间”、“三合院”、“四合院”(俗称“三合头”、“四合头”)等,多为一楼一底。屋局取八,有“要得发,不离八”之说,以中柱计算,取一丈六尺八寸(称“丈六项八”)、一丈七尺八寸,依此类推。中堂称“堂屋”,为茶相待客之所,无天地楼板。两侧称“小二间”,通常分隔为前后二室。前室置灶或设火塘(亦称火炉、火炉炕、地火炉)。西部兴宝、顺河、平模,南至棕坪、石桥一带,亦有在前室靠屋一角设“火铺”的。火铺用木架铺板做成,状似乎台,踏一二步梯而上。台内以石或砖砌火坑,既可烹饪煮食,又可烤火取暖。后室多为卧房,或置粮仓。铺地板者称“地楼”。高者约1米,低者约0.3米,可防潮湿。“天楼”以木板为主,灶或火塘之上,多以竹铺就系牢,称“架盆”,便于烘烤柴禾、粮食。正房两端连接建筑,形制各异,或“偏厦”、或“耳房”、或“马屁股”,多作厨房。“三合头”、“四合头”的左右厢房有“横房”、“横堂屋”之称。畜栏称“圈藏”,多附建于正房之后或左右两端,略矮,忌与住房屋脊相接。亦有依山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为畜栏的。房屋四周多栽有常绿竹木和果树。贫富住宅通异。富者雕梁画栋,明窗亮瓦,前庭后院,假山花坛。或筑围墙,或设碉楼、炮台以护卫。贫者土墙茅屋或杉皮盖顶,或住“尽屎棚”,槁壁竹扉,难避风雨。解放前夕,今旧城区境内的仡佬族,尚有住岩洞的4户,在树上搭棚巢居的5户。

道真县溶洞钟乳石

  50年代,经过土地改革,仡佬族农民有的分得瓦房,有的建造新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大兴土木,各地仡佬族群众逐年多有修造。一般乡村仍以木结构瓦顶为主,交通方便地方多砖木结构。亦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至三层不等,平顶,兼作晒坝。


  仡佬饮食
 
  仡佬族食粮,住平坝丘陵者以大米、玉米为主,居高山者以玉米、薯类为主。农忙季节日食三餐,农闲多食两餐,正餐之外,尚有“过早”、“歇闹(歇劳)”、“宵夜”等习俗。肉食以猪肉为主,鸡、鸭、羊肉次之,多数人不吃牛马肉和死禽死畜肉。嗜吃酸味和论辣食品,有“三天不吃酸,人要打捞窜(l o chu n)之说。糍粑常作亲把祖宗神灵供品,亦为待客和节日食品。

  仡佬族人爱饮酒,多为自酿。先年有咂酒,以编谷、高梁、玉米、小米、大麦等为原料,发酵后贮坛密封,预置竹管,用时含管吸饮。后多为甜酒、烧酒。甜酒俗称“酷糟”,用糯米或玉米、小米酿制,多用于煮汤圆、鸡蛋,或用凉水冲饮。烧酒亦称火酒,用玉米或高梁酿制,其味浓烈,平常待客和筵席必备。男子喜抽上烟(亦称叶子烟),亦有中老年妇女抽叶子烟的,近年青年中吸香烟者增多。茶分清茶、油茶。清茶多用老鹰茶、藤茶、家茶或苦丁茶熬饮。油茶以家茶用油煎炒后加水煮沸,将干,用木瓢背反复揉成浆状,称“茶羹”,再加油煎羹,添水煮沸,加盐,佐以芝麻、核桃仁未、花椒调味,即可饮用。可以粑粑、粽子、麻糖、瓜子等佐食,亦可煮“油茶鸡蛋”、“油茶汤圆”、“油茶稀饭”等食用.大多数地方 仡佬族都有“吃油茶”的习惯,并视为待客佳品,有的日食三餐不离,否则精神不振。居住在旧城、隆兴一带的仡佬族多无“吃油茶”习俗。

美丽的道真县

   筵席常以酥扣(亦称烧白)、昨扣为主肴,加配滑肉(亦称酥肉)、粉条、黄花、木耳、豆类制成品等凑满“八大碗”或“十大碗”,俗称“大水席”。托情议事,往未酬醉,肴暖尤丰。大矸、三桥一带近年盛行“三 幺台”,即筵席分三台吃完,先酒次茶后饭,或先茶次酒后饭。油茶佐以糕、糖、干果、葵花子,酒佐冷盘热炒,饭加蒸碗汤菜。坐席多为每桌10人(上下席各2人,左右席各3人),旧城、蟠溪、院溪一带每桌12人,县城近年每桌8人。


  仡佬服饰
 
  服装 清代多以家织麻布染青蓝二色为衣。男着长袍,圆领,斜襟市纽。长至膝下,劳动时撩施前后一角扎于腰带。富者丝绸为衣,抱罩团花马褂,四季有别。贫者衣不蔽体,走亲会友临时浆洗,穿“等于衣”、“会客衣”。女衣短装,“抄襟”,穿桶裙,后改裙为裤,裤脚较短。衣、裤均缀花边,因花边宽窄有“大镶滚”、“小镶滚”之分。民国初,引进棉纱,渐以棉布为衣,衣裤逐渐不镶滚花边。民国16年(1927年)川商始来土溪场售宽“洋市”,服装质地色彩渐有改观。建县前后,衣着渐易,男着短衫或对襟汗褡者多,中山装始在城镇流行。女着斜襟短衫,紧腰宽摆,外罩锈花围腰。阴丹士林布及月白等浅色市尤为他佬族青年女子所喜爱。解放初,估佬族农民多着对襟汗褡,机关职工着灰、蓝色中山装。进入80年代后,衣着尚美。城镇化佬族青年,男着花衬衫、西装、茄克、猎装、风衣、牛仔裤;女着小西装、短袖衬衫、编幅衫、旗袍、连衣裙、统裙.短裙、健美裤,式样纷繁,以鲜艳明丽为特色;中老年仍多以中山装为常服。农村男多着中山装或军干眼,青年女子多着对襟衣,款式多变,以淡雅素净居多,居住高山的青年妇女喜穿大红大绿。质地以化纤织品居多,亦有毛料、丝绸之类,发型与佩带 清代男多蓄长辫,辛亥革命后,渐剪长辫。女未婚梳独长辫,以彩色头绳束拖脑后或盘头上,称“级级”。已婚盘譬,称“毛纂”,柬发网(俗称网于),插银管,缠白布帕或青布帕。富者,女挽“勒子”,佩管花,坠耳环,戴戒指(俗称箍子)、手阈(俗称圈子);男戴缎帽(俗称瓜皮帽),老者戴风帽。建县前后,男多为光头,公务人员、学生中的 仡佬族有蓄“中山头”、戴“遮阳帽”。城镇青年女子去长辫梳“姊妹头”,以发夹发梳取代银饰。解放初,青年女子喜梳双长辞。进入肠年代后, 仡佬族农民戴手表者增多。发型变化频繁,城镇青年男烫“大包头”、“小包头”;女烫“波浪大、“信子式”、“卷云式”、“菊花式”。农村青年男多蓄“平头”,已婚女子多盘双辫,姑娘多扎双短辫。

  鞋袜 清末民初,贫者男多赤脚或穿草鞋,富者穿布鞋、市袜,雨天穿“钉鞋”(俗称鞋爪)。妇女缠小足,穿软底“内鞋”套“笼鞋”,再套“布草鞋”,鞋面绣花。建县前后,缠足恶习渐除。男穿草鞋、女穿布鞋为主,穿线袜者亦不多。60年代,城镇盛行穿胶鞋,农村多穿“皮草鞋”(以旧轮胎制作)。进入80年代后,不论城乡,穿胶鞋、皮鞋、塑料凉鞋和尼龙袜、丝光袜者比较普遍。

道真县大沙河银杉自然保护区
  仡佬婚姻

   仡佬族旧时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多为一夫一妻制,也有豪富者抛妻再聚或重婚纳妾。可与其他民族通婚,但同姓不婚,韩何二姓不婚,邓家坝一带张邓二姓不婚。姑表、姨表互为烟亲较为常见,有“亲上加亲”、“舅家要,隔河叫”之说。结婚年龄一般在 16~ 20岁,亦有家贫将未成年女子送往男家作童养媳的,称“闲帮姑”、“闲帮媳妇”。男到女家为婚者称“纳婿”。男丧偶可再聚;女丧偶可再嫁,嫁与夫弟者叫“转房”,招人入赘称“上门”或“抚力”。解放后,贯彻《婚姻法人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废除包办强迫和买卖婚姻,禁止童养媳、重婚和纳妾。男女青年可相互往来,谈情说爱,但婚事仍多由父母作主。甚至于女十来岁即为之订婚,时过境迁,往往因升学、招工、招干、参军等 悔婚,或因彩礼过多不能退偿,造成女方痛苦。韩河二姓、张邓二姓已有通婚。始表、姨表通婚者大为减少。

  旧时婚嫁礼俗,男方选中某家女子,即请媒往女家“提亲”,女家认可即“放活”,以示订婚。之后,还要“交小礼”、“烧香”,男方具礼物较前渐重。有的地方“交小礼”即为纳聘,男家须具“聘书”,女家回“允书”。大多数地方“烧香”才为纳聘,故“烧香”礼节双方极其注重,有“三桂香,两律磐,犹如生铁凝”之说。此后还有“开庚”、“报(婚)期”等程序。“迎娶”,男方须备彩礼、花轿、彩旗、鼓乐,由“押礼书班”(亦称“押礼先生”)带领轿夫往女家,送交“书帖”,点清彩礼,称“过礼”。新娘离嫁前一二月即停止农活,忙“针线”,称“赶嫁”。嫁前三五日必“哭嫁”,先父母家人,后尊亲外戚。亲友必以钱物相赠,称“包礼”。出嫁时辰,由亲族妇女搀扶拜辞祖宗、父母、尊长后,“踩斗撒花”(掷一把筷子,以示不再依靠娘家吃饭),再由亲族长辈或兄长扶入花轿,称“出阁”,并由亲兄妹“送亲”。轿至男方堂前院坝停落,陈酒脯奠神,称“还车马”。之后,由福寿双全的夫妇 点燃香烛,女扶新娘至堂,举行婚礼,称“周堂”、“拜堂”。新郎揭新娘“盖头帕子”,同入洞房,饮“交杯酒”。宾客入新房“闹房”,索糖食、葵花子逗趣。次日“复筵清拜”,新郎新娘复至堂前,参拜祖宗,聆听父母尊长训示祝福,并请族戚尊长受礼。第三日,新婚夫妇备礼同往女家拜父母,称“回门”。亦有家境清寒,两家自愿,礼仪从简。建县后,个别城镇 仡佬族青年,自由恋爱,文明结婚。解放初,改革传统婚俗,不坐花轿,不索彩礼,不大宴宾客。机关职工结婚,多在节日举行,仪简意浓。柳年代初,农村婚俗复旧。“文化大革命”中,在毛泽东主席像前举行婚礼。进入 80年代后。农村除不坐花轿外,多复旧规,彩礼耗资,今胜于昔。旧城区部分乡村,仅“交小礼”增至三次。桃源一带,“烧香”仅“肉溜子”需百余条。蟋溪、 浣溪一带,衣料需二三十件。从提亲至结婚,耗资多达一二千元。机关职工结婚,多无繁文得节,亲友往祝,款以烟、茶、糖果。但也有以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电冰箱及成套家具齐备为结婚条件者。或按农村风俗,专车迎送,大讲排场。城乡婚宴,少则三五十桌,多则百余桌,糜费资财。送礼者,少则三五元,多则一二百元。城镇少于十元不能出手,互相攀比,多达两三百元亦不少见。每遇多起结婚,被请者颇感难于筹措。机关职工偶有旅游结婚者,礼仪从简。


  仡佬喜庆

  寿辰“闲时生”,虽有至亲近邻往祝,多不大办酒席。“满十”则礼仪隆重,满五十、八十……寿日前夕或寿日晨,寿者(俗称“生胡老”)焚香秉烛参拜祖宗,端坐堂前,受至亲晚辈拜祝,鸣放鞭炮,共吃“长寿面”。寿日,亲友送礼祝贺,主人设筵酬宾,富者以“寿碗”回赠。如尊长健在,虽“满十”亦不大办筵宴,富者多不忌此。贫者虽七十。八十亦冷落清淡。解放初,寿酒节简。用年代,生活困难,酒席自废。80年代,泡寿酒之风渐起,少则三五十桌,多则三来桌,晚放电影娱宾,或发“寿碗”纪念。贺礼有匾、屏、寿衣、寿鞋、蛋、糖、酒等,重值一二百元,少亦五至十元。

  生子女嫁初孕,私告于母。母给红布数尺缠腰“避邪”,暗备婴儿衣物,期待分娩。娩后,婿往岳家“很喜”。岳母将鸡、沏、面、蛋及婴儿衣物亲送婿家,或交婿带回,并约定“月米酒”(亦称“红蛋酒”)日期。娘家则广邀族戚友邻齐集往祝,以客多礼重为荣。婿家亦知会亲友近邻,筹备酒席。此俗初生子尤为注重,二胎起多不择日炮酒。80年代,子女为贵,泡“月米酒”之风益浓。婴儿百日、半岁、周岁辄摄影留念。

  建房 旧时营造房屋,多请“堪舆家”择地,伐木、奠基、排列、竖往、上梁、开财门(亦称“钉大门”)均须选择“黄道吉日”。工匠师(俗称“掌墨贩)说“吉利”,讨“喜钱”。亲友相帮,具礼祝贺,誉称“新建华居”、“新屋落成”。上梁最为讲究,须预选良本,择期祭树伐木,抬运途中不得落地。梁成“祭梁”,禁忌人畜跨越。上梁时尤为隆重认真,须齐头并起。此刻鞭炮声声,喜乐阵阵,挂红送彩,笑语声喧。待梁安稳,由宁墨师“踩梁”,边说“吉利”,边撒“抛梁粑”,人多抢食,谓吃后“免灾”。解放后,亦多选地挥期,亲邻相帮,庆贺沿!比80年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无“大梁”可上者,多于“开财门”时设宴酬宾。
 
  仡佬丧葬

  尊长病危,子女守候“送终”。人死,称“落气”、“闭封”。移尸板上,理直手脚,抚闭眼睑,以纸掩面。下焚香点“脚灯”,烧“落气钱”,鸣放鞭炮,告讯四邻。即使素有隙怨,亦共赴急难,襄筹丧事。派遣专人遍告远亲。给死者“穿洗”,至亲回避,穿“老衣”数取单不取双。入棺后棺木全盖,以便瞻仰遗容。亲友备挽掉、纸帛、鞭炮前往“吊丧”(俗称“吊香”)。停拒之夜,至亲围棺哭泣,守灵。吊丧者群集“坐矿。出殡安葬须择期卜地。出殡称“上山”,孝子执“丐魂幡”导柜前行,眷戚亲友“送葬”。多不丢“买路钱”(亦称“引路钱”)。富户或以白布拉纤,亲友为之设路祭。移格入井,以布慢遮蔽天日,开棺盖,孝子整理死者穿戴,称“清棺”。封棺后,孝子首先添上掩格,并从原路呼死者而归,然后众手垒墓。做“亡斋”,或于安葬时,或另行择期,请僧道诵经拜忏,“超度”亡魂,烧灵除眼。解放初,破除迷信,丧事从简,多不择葬地,不做“亡斋”。除“正孝”外,余皆不着“孝帕”。在城镇的干部职工死亡,开追悼会寄托哀思。80年代,农村丧葬多复旧俗。城镇尤讲排场,吊客如云,祭幢多为床单、被面、毛毯,或赠现金为奠仪。哀乐不断,鞭炮常鸣,糜资耗财。干部职工丧事,仍以开追悼会、不做“亡斋”者居多。亲友膊赠,更为厚重。

  墓葬先年有崖棺葬、宕墓葬、土葬等葬式。崖棺葬是以相置崖壁洞穴中。岩墓葬是绝壁凿岩穴而葬。土葬或封从上,或在封土外再以乱石包砌。在三桥区发现有坚葬、瓮葬。水成乡化佬族戴姓、上坝乡 仡佬族杜姓的始祖墓为倒埋坟。旧城、忠信等区的仡佬族可在本姓和他姓的土地上自由选择葬地,一经选定,土地的主人视为吉事,而无阻挠和异议。清末民初,富者请工匠开料石砌墓,刻饰花卉鸟兽,人物故事,格俄墓志,称“生基”。解放后多为土葬。也有个别在遵义、贵阳等地火化后,将骨灰运回故土安葬。


  仡佬禁忌
 
  道真仡佬族禁忌较多,有的虽寓趋吉避凶之意,实多迷信之说。偶遇不详,每怨禁忌不严,自增阴影,心情不畅,办事不顺,遂愈迷信。社会交往,互尊互重,无礼犯忌,轻则不悦,重则引起争端。

  忌凄清晨忌说鬼道种。晚间忌家中嘘声。正月初一忌扫地、向屋外倾水,忌捉虱,忌打骂孩子,忌见戳种。惊蛰日忌犁牛。春分田及三月初三忌上山砍柴。三月初四及逢戊日忌动土,不耕锄。七月十五忌儿童夜出。除夕、春节忌推磨春难。吃年夜饭忌头碗饭泡汤。忌红沙日、杨公忌日外出办事。男忌女跨“尿骚”、忌从晾晒的女裤下通过,忌女孩骑“马马肩”。背女子过河忌女张腿骑腰。新婚成礼时忌孕妇在堂。忌毛脸姑娘(未婚女子)先坐新郎新娘的床。妻孕夫忌打蛇和抬丧。家有孕妇忌砍门槛、忌随意搬动物件和钉铁钉。头年挂果忌孕妇采摘。忌女儿回娘家分娩。产妇未满月忌跨大门槛、忌串户、忌别人借物。忌冷丧入宅。丧家忌推磨。给死者穿洗忌洗背。着孝帕忌入他人宅。晚辈取名忌犯尊长名讳。对朋友忌言而无信。忌入别人卧室。忌打铁匠空砧。忌打石匠空器。忌跨木匠高竿尺。

  忌语忌说人短处、隐私和生理缺陷。忌直呼尊长姓名。忌说有妇男子脑壳尖。请妇女拿瓢忌说瓢(嫖)而说舀。逢媒人忌说媒(迷)改呼“三百杯”。翁媳忌耳语。兄与弟媳忌笑德。老人公在灶前忌说烧火改说燃火或传火。乘车忌说翻。过渡忌说磕、翻、沉、落、敬。煮酒熬糖忌说酸。烧砖瓦忌说红。

  解放后,迷信禁忌渐次消失,边远乡村,尚有残存。属于礼貌性的,仍多沿袭。
 
  仡佬节日

  年节 腊月三十(月小二十九)称“除夕”,亦称“过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称隼节、春节、花节。旧俗,一进腊月,杀年猪,煮酒熬糖,备“过年盘子”,贫者亦备不奢。腊月二十三日夜,礼送“灶神上天”,次日起打扫烟尘,室内外清扫洁净,整理杂物家什。出门在外者,相继归家。三十日,贴春联、门神、年画,或张挂锦屏条幅。夜,具香烛纸帛、茶酒肴撰祭祖敬灶。祭毕,合家欢聚吃“年夜饭”(亦称“团圆饭”)。有以饭喂牛者,以示“吃饭不忘牛辛苦”。拜辞旧岁,尊长赐“压岁钱”,围火守岁。正月初一,子时,烧清茶,礼敬天地祖宗、“灶神”,开大门放鞭炮,称“烧天香”(亦称“烧子时香”、“开天方”)。敬“井神”挑水,宜早直快,称“抢银水”。晨,吃汤圆,称“吃元宝”,或杂以硬币为馅,吃到者主是年财运大好。是日,整着衣冠,向尊长叩拜。平辈相见,互道“恭喜发财”。率子孙拜祖坟,称“上坟”。年节,亲友互相拜年。新婚夫妇双双走拜西方亲戚,称“新客拜新年”,须“打发”钱财。有“送银水”、“送柴(财)”、“送春帖”、“打财神”者,挨户说“吉利”,讨“打发”。初七八开始玩龙、舞狮、玩花灯、花船。“过大年”,或十四,或十五,各地不一。晨吃汤圆,下午或晚上吃“大年饭”,烧“袱子”。或十四晚上“烧袱子”,十五早晨吃汤圆。夜,“亮屋”,房舍、畜圈、园围、道路,点烛通明。烧“门前纸”,有“火烧门前纸,各自养生理”之说。乡间孩童串笋壳点燃,呼“黄虫过河去,黄瓜荒瓜(南瓜)过河来”,称“追黄虫”。有的孩童用绳系草鞋倒拖作“耗子”(老鼠),众孩边追打边问答:“中柱大哥,檐柱二哥,草鞋鼻子倒拖,问你耗子落窝不落窝?”“不落窝。”“不落窝要打落窝!”接着在一片喊“打”声中以棒追击草鞋,称“打耗子”。年节期间,还有踢筵子、打蔑鸡蛋等文娱活动。十五日夜“闹元宵”,龙灯、狮子、花灯、花船会集场镇,敲锣打鼓,烟花爆竹,男女老少相率走现。解放初,文娱活动还有跳秧歌舞,欢乐胜昔。祭祖、敬神或有或无。50年代末“大跃进”,年节清淡。“文化大革命”过“革命化”春节,初一仍然出工,“战天斗地”。进入80年代之后,农村旧俗复起,城镇气氛浓郁,入夜,礼花纷飞,鞭炮常鸣,尤以正月初一前后和十四、十五为盛。传统娱乐,玩龙舞狮,电影录像座无虚席。电视机前,合家观赏。向烈军属拜年,给孤寡老人和离退休职工问安,已蔚然成风。走亲访友,恭贺新模,馈赠之风,日趋浓厚。

  清明节旧俗,祭祖、扫墓。祭祖多于宗词举行,祭后设宴,族中老少,免费聚餐,称“吃清明会”。扫墓,具酒撰拜祭祖坟,剪除杂草,“挂青”,或添上垒坟。前后十日均可。近年来多于此节前后一二日添土固坟,“挂青”扫墓。

  端午节五月初五,亦称“阳节”、“端阳节”。门悬苍蒲、艾草,以示“驱邪。吃粽子、点心,饮雄黄酒。并以此酒拌大蒜汁遍洒屋内外,驱除蛇虫蚂蚁;徐小孩面、臂及腿,避蚊叮虫咬。有“端阳百草皆药”之说,于是日割苍蒲、艾叶、千里光、忍冬藤……熬水沐浴,木生疮疥。

  中元节俗呼“七月半”,亦称“阴节”、“鬼节”。旧俗,募钱设酸,做“中元大会”(亦称“盂兰盆会”),“度亡赏孤”,保一方清吉。各户亦为祖宗“化袱烧纸”,以表孝思。勿论贫富,均极注重。解放后,亦多有“月半烧纸”之俗。

  吃新节早稻初收,必以新米饭献祭祖先而后食用,并以新米馈赠亲友尝新。上坝仡佬族杜姓先年由族中尊长在众家田地内采摘少许稻穗、包谷、瓜、豆,聚族祭祖而后共食。解放后,吃新不祭祖,以新米互赠亲友之俗尚存。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夜,合家欢聚赏月,以示团圆。有“焚香拜月”、等观“天门开”、“送瓜”之俗。“送瓜”,对婚久不孕妇女,邻居“偷”条形嫩南瓜送其床上,以被覆盖,预伏床下之童男学婴儿啼叫,祝愿早生贵子。多为成年妇女结伴送去,恣意逗乐。现农村“送瓜”之俗尚存。

  重阳节九月初九,亦称“重九”。晨,用糯米打糍粑作食,并互馈亲友。有“重阳不打粑,婆娘(妻子)不管家”的说法。

 

  仡佬信仰

  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蛮王老祖;认为万物有灵,故信奉多种神灵。清代渐习汉俗,崇奉佛、道、儒三教,并信巫术。每家堂屋均设神龛,书供“天地君亲服、左昭在穆、古圣先贤、观音、牛王、财神等香位。老人亡故,要做“亡斋”超度。逢节庆给祖先烧纸时,要给“地盘业主、早老先贤”烧袱纸一封。如遇灾祸病痛,则许愿还愿,即或清平,亦祈福延年。请巫师(俗称“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冲滩”,或设“坛”敬“坛”,或“还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灾免祸,益寿赐福。有寄拜奇石、古树之俗。还相信“烧胎”、“叫魂”、“观花”、“顿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风水”、“占卜”、“问卦”等迷信职业者骗人之术。

  清末民初的酸会有:“清醒会”(亦称“和瘟会”),多在正月,祈求一年清吉平安。“秧苗会”(亦称“保禾会”),多在六月,祈五谷丰登。。黑神会”,多在六七月,设。坛”求雨。“太阳会”,八九月间久雨不晴,影响秋收,:打辞祈晴”。“虎豹会”(亦称“山王会”),冬腊月间,设“酸”驱遣虎豹,保境安民,亦有于三月间做会的。

   解放后,随着文化科学水平的普遍提高,迷信习俗渐次消亡。近年,在边远乡村,“打保福”、“冲滩”偶有所见,“算八字”、“看相”、“看风水”者亦可骗到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