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黔东北边陲,乌江下游,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与渝、湘、鄂三省边区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我县还是革命老区,1934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红三军进入沿河,成立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建立了贵州高原上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这里有神奇的乌江山峡和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其数量居世界第一。这里还出产一种优质水果沙子空心李,因李子成熟后果核与果肉分离,食用时用手一掰果核与果肉自动分离脱落,因该李子主产于沿河县沙子镇而得名。
沙子空心李果实呈扁圆形,一般在七月下旬成熟,成熟的空心李外表披上银灰色的白腊质保护层,挂在枝头十分诱人,平均果重约35克,单果最大重量约50克。其果肉脆嫩,清香浓甜、汁液多、口感好,色泽鲜艳,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是极好的鲜食果品,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养颜益寿”之功效,不管老少,无论吃多吃少都不会腹泻。
据沿河县志记载,沙子空心李从1858年起在沙子镇沙坝村一带开始栽种。因产地群山环抱、溪水纵横、绿山碧水、低山、低中山、槽坝交错并存,森林覆盖率达36%,形成了雨热同期,光温同步,昼夜温差大和小气候明显的气候特点。产区内无任何工业企业,无化工污染,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给沙子空心李的生长造就了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多年来沙子空心李主要是农户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荒坡及石旮旯地上随意栽种,果树零星分布,缺乏科学管理,产量不高,不能形成规模效应。由于沙子空心李品质好,市场销售供不应求,我县和相邻县不知多少群众前来引种,试图移栽他乡,都因水土不符,而产生变异(皮厚、味酸、个头小,果核不分离等)。1987年9月21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到我县沙子区视察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沙子空心李的优良品质,要求我县要因地制宜,认真做好特色产品的发展工作,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走出一条新路子。1988年起县政府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把沙子空心李作为重点支柱产业进行扶持,沙子镇、中界乡成立了空心李发展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业务人员组成空心李生产技术指导组,并从县农业局、省农业厅、省农科院聘请专家到现场调研,综合规划,在规划区实行连遍大规模栽种,建立了沙子空心李生态示范园区。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沙子镇成立了沿河天然富硒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并专门制定了《沙子空心李》企业标准和《沙子空心李栽培管理技术规范》,对沙子空心李的土壤条件、种苗培育、建园、定植、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沙子空心李的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奠定了基础。
每年,空心李在接近成熟期,就被各地纷至沓来的客商争购一空,深受大众所青睐,人们都把它当作一种健康的绿色礼品馈赠亲朋好友,获得了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被人们赞誉为“李子中的茅台,贡品中的珍品”,被人们赞誉为“李子中的茅台,贡品中的珍品”,闻名于川、湘、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