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地方特产 | 特产杂谈 | 特产之乡 | 说说贵州 | 古老传说 | 民族风情 | 地方风情 | 贵州旅游 | 贵州小吃 | 地方民族 | 地方名人 | 供求信息 | 投资信息
 
特产分类: 果蔬 | 粮油米面 | 特色食品 | 滋补营养品 | 休闲零食 | 辣椒系列 | 工业产品 | 风味小吃 | 工艺特产 | 轻纺特产 | 特色服饰 | 烟|酒|茶|饮 | 农林特产 |
地区分类: 贵阳市 | 遵义市 | 安顺市 | 六盘水市 | 毕节地区 | 铜仁地区 | 黔东南州 | 黔南州 | 黔西南州 |
本站搜索
中国刺梨之乡龙里县20万株优质刺梨苗待售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贵州旅游景点—品味原生态—郎德:不能复制的礼仪

贵州旅游景点—品味原生态—郎德:不能复制的礼仪

我要打印   IE收藏
浏览量:2553

品味原生态——郎德上寨  朗德上寨是一个苗族村寨,据说上寨村已有三十多辈人,七百多年的历史。再往上追溯,上古神话里说苗族是蚩尤的后裔,蚩尤的部落在与黄帝争夺中原的惨烈战斗中失败,于是只能退入这片荒蛮、却相对安全的大山深处。

  早上从贵阳出发经凯里,大约下午4点钟就到了郎德上寨。

  这里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7公里。如今交通发达,一条条公路蜿蜒着钻进大山深处,让原本一个个隐秘世界暴露在现代文明的窥视之下。郎德上寨所在的黔东南地区地处贵州腹地,在几百年前还是一个中原地区地理概念上的“蛮荒之地”,群山起伏形成天然的屏障,大地的褶皱里却生息繁衍着不同的种族和他们创造的独特文明,也流传着种种神秘的传说。

  朗德上寨是一个苗族村寨,据说上寨村已有三十多辈人,七百多年的历史。再往上追溯,上古神话里说苗族是蚩尤的后裔,蚩尤的部落在与黄帝争夺中原的惨烈战斗中失败,于是只能退入这片荒蛮、却相对安全的大山深处。

  现在,我们却在十几个小时之内,就从北京钢筋水泥的办公室来到了山寨门口。这种空间上的变化真可媲美神话里腾云驾雾的仙君了,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映衬出当年苗族先祖从中原进入西南山区迁徙的艰辛与苦难。

  但是,现代化的冲击之下,我们还能从中感受到多少真实的山寨生活呢?况且,郎德开发旅游已经好几年了。疑问中,我们来到了寨子门口。

  拦路酒从寨门口到公路边的一段石板台阶,短短的一段路居然设有12道迎客的酒下车,脚下的柏油马路很平坦,紧邻路的一侧山坡上,木楼交错栉比,伴着一些高大树木的掩映,一直铺陈到路边,沿着石板路向上走几步就能看见山寨古旧而简朴的大门。而路的另一侧是一条极清澈的河流——欧兑河,郎德上寨是苗语“能兑昂纠”的意译,“能兑”即下游之意,“昂纠”即上寨。

  我们到达的时候,伴着一片哗啦啦的响声,村民们正把他们华丽的饰满银子的衣服收入箱包中,走过去问,才知道,刚刚请前面的一批游客吃了“拦路酒”。这是当地欢迎贵客的习俗,在郎德,如今只针对一些旅行团作为表演来进行,而对于我们这样的散客,就要看运气了。

  传统上,这里的苗族人民豪爽好客,酒是接待亲朋的佳品。因此,如有贵客进寨,自然少不了美酒相迎。从寨门口到公路边的一段石板台阶,短短的一段路居然设有12道迎客的酒。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轮番向贵客敬酒。如果是两个土碗,代表福寿双全。而最后一道酒更是厉害,酒杯从土碗换成了大牛角。

  我真是怀疑什么样“海量”的人能尽饮这12道迎客酒?听此前来过的朋友说过他自己的故事:这位朋友很实在,这样的欢迎场面怎能扫兴,于是将那硕大的满满一牛角美酒一饮而尽。喝完,此君就径直奔入路边半米深的小溪中,说要畅游一番,任同行的伙伴谁也拦他不住。

  不过,如今作为表演,不善饮酒的客人也不必担心,只要你双手背在身后,弯腰用唇轻触酒杯即离,并有礼貌他说一声“兜社莫”(苗语“谢谢你”),就可以过关了。

  在苗寨,酒文化异常发达而丰富,除了这迎客酒外,还有种种门类繁多的说法,如进门酒、出门酒、交杯酒、姐妹酒、送客酒、婚礼酒、认亲酒、新娃娃酒、取名酒、产妇出门酒、建房酒、立门酒、踩铜鼓酒、打口嘴酒、断气酒、赎魂酒、祭保爷酒、祭祖先酒、栽花竹酒、砍板凳酒、保家坛酒、祭桥酒、扫寨酒、祭牛角酒、敬耕牛酒……

  铜鼓坪眩目的的彩色裙摆飞舞着,细碎的银饰撞击声变得更有韵律我们跟随着表演完毕的村民进入山寨,民居依山而建,全都是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寨中的道路、院坝及各户门庭,都用石材铺就。曲径通幽,转过一个又一个距离很紧的房子构成的幽暗通道,一片较开阔的广场出现在眼前,这就是铜鼓坪。

  铜鼓坪,是寨中唯一面积较大的平地,也是节日聚会的场所。场子用青褐色鹅卵石拼贴成古代铜鼓上太阳纹的图案,共砌有十二道光芒,朝着四外方向伸展。品味原生态——郎德上寨

  此刻,越来越多的游客聚拢过来,而身着盛装的苗家男女也汇聚在这里。郎德上寨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他们又被称为“长裙苗”。女人们上身蓝布衣,袖口滚边,五色的长裙被裁剪成彩条,身上缀着无数的银饰,有银钏、银扇、银梳、银花、银项圈、银手镯、银戒指等,举手投足,轻轻一动,银子互相摩擦碰撞,哗啦啦地响成一片。众多的苗家女正准备着一会儿的表演,那声音好似欢快的山间小溪,细碎的声音汇聚,并传的好远……

  古史记载:“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可见苗族山场歌舞,而这铜鼓坪就是郎德上寨苗家歌舞的舞台。

  开始是苗家妇女的舞蹈,错落有致地舞动起来,和着鼓声,眩目的的彩色裙摆飞舞着,细碎的银饰的撞击声变得更有韵律和节奏感,即使乐声鼓声阵阵,然而这些银子的声响却好似宏大音乐组曲中的独奏,细听起来,别有韵味。

  接下来,小伙子们手捧芦笙登场。他们在鼓声和芦笙声的脚步稳健轻巧。虽然动作简单,但不失古朴和阳刚。

  杨大六清代领导贵州苗民起义的首领,曾率义军征战18年,后终失败喧闹的人群散去,吃过晚饭,我独自一人在小雨中探访幽静的山寨,追寻她更多的过去。

  此时的铜鼓坪已空无一人,雨水让黄昏的鹅卵石场地发出油亮的光泽,由于山寨是建在一个坡面上,因此铜鼓坪下坡一面的房屋显得非常低矮,从敞开的门里透出点点微光,映照在铜鼓坪的一块大石头上,白天绚丽的苗族舞蹈和衣饰让我根本没注意到这个大石碑,走上前看,上面是一匹马的浮雕,想起之前看过的资料,好像马的浮雕与这里的一位英雄人物有关。

  信步顺着石阶向上坡处走了不远,看到一栋高大的木楼,屋角处挂着一块木牌,写着“杨大六故居”。这位英雄想必就是他了。

  杨大六是清代领导贵州苗民起义的首领,从清咸丰年到同治十一年,曾率义军反清征战18年,后终失败。

  杨大六本不姓杨,而是姓陈,名腊略,生性刚烈耿直。杨大六这个名字的来历也很有趣:清兵与勇猛的杨大六对抗吃了很多苦头,就向村民打听这位英雄叫什么,村民就说道:“羊打罗!”。清兵不懂苗话,误以为这位身先士卒的悍将叫“杨大六”,其实“羊打罗”是苗民夸奖他“勇猛”的意思。但从此人们就将“杨大六”为其名称呼至今。

  而雷山郎德上寨铜鼓坪上的两匹浮雕战马,据说是杨大六生前的战骑。

  晚上,我们住在当地的村民家中,夜晚,伴着屋外沥沥的小雨,主人忙着劈柴、准备食品,为迎接明天更多的游客做着准备。而我们则喝着茶水,聊这一天的见闻。忽然,之前的疑惑变成了欣慰,像郎德苗寨这种旅游开发,其实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毕竟,这样的表演可以为乡民带来收入,而不必离家进城务工,以至于遗忘了传统文化。毕竟,这里上演的种种歌舞或者民俗表演,是在它们土生土长的原本舞台上,而不是搬离了其生存环境的虚假模拟。

  这应该也是一种真实的苗寨生活吧。



  其他信息
地方信息 特产推荐

·贵州旅游景点—梯田托起的村庄—白岩苗寨 2010-7-30
·贵州旅游景点—美丽的黄里苗寨 2010-7-30
·贵州旅游景点—歌舞之乡—陶尧苗寨 2010-7-30
·贵州旅游景点—秃杉之乡—格头苗寨 2010-7-30
·贵州旅游景点—白银的故乡:控拜苗寨 2010-7-30

暂无产品
◆ 查看留言
◆ 用户留言

   贵阳市    遵义市
   安顺市    六盘水市
   毕节地区    铜仁地区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产 品 推 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请您留言 
 贵之州特产网 Copyright © 2006 gztc.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