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庙 在黔中腹地织金县城中耸立着一座巍峨壮观、气宇恢宏的古代建筑——省级重点文物——财神庙。
财神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四十八年重建,为木结构建筑,三十八脊、四重檐悬山顶式,成宝塔状,十八个翼角底下分别系着18个铜铃,微风徐来,叮当作响,庙宇共为四层,底层通面阔16.76米,通进深12.15米,并排五间。二三四层按比例逐渐缩小,均由脊梁正中伸出,成为宝塔形。档山边有脊檐,由侧观之,形成三个垒砌的“人”字形。每个翼下有各式各样的兽形木雕撑拱。所有门窗均为精心镂空雕或浮雕的各类图案或花纹。1992年省文化厅文物处拨专款已修葺一新,使这个古代建筑中的瑰宝重放异彩。
财神庙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1986年11月18日,全国著名的文博专家、学者及省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一行27人来织金考察时评价极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古建筑专家单士元评价道:“织金财神庙是特殊古建筑,在国内还没有见过,只有日本大阪的无寿阁与此类似。”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张开济评价道:“财神庙是织金历史的象征,贵州和全国都罕见的建筑。”文化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杜仙洲评价道:“织金县财神庙的屋顶变化多姿多样,是穿斗结构,用细木条盖大房子。”省里对这些专家学者的意见非常重视,省文化厅文物处的领导和专家多次到织金考察制定施工方案,绘制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技术指导。在施工中,省文物处专家大胆探索,勇闯新路,与施工单位默契配合,对财神庙整体向后位移3.12米成功。在全国古代建筑修建史上首开先河。
如今,织金洞和织金财神庙已成为贵州西部旅游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她们正迎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展示其绚丽多姿的风采和丰富的内涵,证明自身的价值。
文昌阁
文昌阁又名梓幢阁,在县城内东郊,坐南向北。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原址在县城东门外。后被毁,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移建于双堰塘南的文昌宫后,与文昌宫构成布局美观的建筑群。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重修。为三重檐八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一层为长方形,通面阔13.45米、深8.81米,面积118.91平方米;前排四柱。柱基为面圆。中八棱,底四方形石礅;四周回廊置木扶坐栏杆;四角为木雕斜撑翘首,屋面盖小青瓦;明间装雕花六合门,次间稍间装半壁花窗;内壁上刻谌小堂书写的柳体《阴骘文》,艺术价值甚高。二层为六角形,正面四合花窗,其余五面为圆形“寿”字花窗;六角飞檐翘首,屋面盖小青瓦。三层为八角形,八方皆为方形花窗,正面花窗上方挂“文昌阁”横匾;八羿角下垂吊木雕瓜柱;屋面为八角攒尖顶,盖青色筒瓦。宝顶为葫芦形,羿角为鳌头吻兽。各层羿角下均吊铜铃。风吹摆动叮当有声。文昌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省、地、县拨款维修,将屋面改盖琉璃筒瓦。琉璃葫芦宝顶并安装钢质锥形避雷针;羿角改为龙吻。
文昌阁前面的文昌宫。由正殿、天赐台、左右配殿和小门组成。正殿始建于康熙年间。具体年月不详。为悬山式木结构建筑,通面阔16.55米、深9.5米,面积158.15平方米。正殿前为高约1米、宽约10米的正方形天赐台。石板铺面;台前中部为数级石梯,梯中央为一石雕盘龙。天赐台前左右各为木结构配殿,左配殿建于民国15年(1926年),为织金同善社全体社员出资建造;右配殿因城关第三小学修操场,于1963年移建于左殿之前,并将天赐台拆毁。最前面为山门,系石木结构,大理石檐柱,分为明间和左、右次间;明间又名望水厅,登临即可赏双潭对镜全景。现山门及左右配殿改建为亭楼式幼儿园。
斗姥阁
斗姥阁,在县城内东北部月华桥东南侧小石山上,坐东向西,面临贯城河。始建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重修。由阁、左右凉亭、正殿、武侯祠、偏殿倚山势组成阶梯部局的建筑群。阁为木穿斗结构,三重檐、六角攒尖顶;基础前、左、右三面以料石筑砌,高4米。后基就山崖凿子而成;一层为长方形,通阔11.75米、深8.15米,面积95.76平方米,廊深1米,檐上四脊,盖小青瓦,四羿角翘首为鳌吻。二层长9.8米、宽.3米,八脊三盖小青瓦,四羿角翘首为鳌吻,角下有木雕撑拱,四周装雕花窗棂。三层从二层中央起六角形,六羿角为鳌头翘首,角下以木雕圆瓜形瓜柱支撑,屋面盖青色筒瓦,葫芦形宝顶。阁前左右各为一座四角攒尖顶凉亭,边长2.35米,置扶坐栏杆。二亭正中为14级上阁石踏垛。二亭前为正殿,系悬山顶木结构建筑,分明间和左右次间,通阔17.27米、深7.68米;明间前为14级上殿石踏;踏垛左右为石砌花台,左台上古杉一株,右台上丹桂一株。左花台前为武侯祠,系悬山式屋顶,九柱七架梁,并排三间,通阔10.2米、深6.8米。右花台前为偏殿,系庵殿顶建筑,通面阔12。1米、深7.8米;廊深1米,廊顶四面盖小青瓦。偏殿前为石拱牌坊形山门,门宽1.78米。出门下石梯即是贯城河东岸道路。整个建筑群分为上中下三个梯级。阁楼亭宇隐于古槐疏林之中,其间怪石嶙峋,登临游览令人神爽。
蔡氏桥
在织(金)清(镇)公路必经的普翁桥下游,河谷幽深,水流湍急,不远处一峰突起,绝壁千仞。壁前一桥横跨,这就是往昔织金通往省城贵阳古驿道的桥梁之一,名蔡氏桥。
此桥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传为当地蔡氏族人所建。桥为石质单孔并联砌置拱桥。桥长21米、宽5.7米,桥面平坦,拱顶离水面约15米,两侧无拦马石坎。桥身两侧正中的“加尖石”上,有浮雕装饰龙头二个,取游龙戏水之意。桥的一端顺岩壁的古道拾级上桥,另一端无石级。在离桥20米左右的岩壁上,有摩崖两块:一为“平修古道”4个楷书阴文大字,每字约80公分见方,书法遒劲飘逸,为清乾隆壬申科举人谌克慎撰题;一为建桥序文,阴刻行书:“帝君垂训,得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后之履斯桥由斯路者,将有感于斯文。”为清乾隆乙卯科举人谌守琢撰题。如今桥身完好,摩崖字迹依然清晰。
丁宝桢与牛场屯
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四月,今织金县牛场镇街上出生了一个历史名人丁宝桢。此人少小聪慧,于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中举人,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而入仕途。第二年其母病逝,遂告假回乡庐墓丁忧。路过湖南,请得湘中勇士数人保镖护卫。丁到家之后,正值各族义军此去彼来地进攻织金,形势十分危急。于是,他以所请来的几个湘中勇士为教习,招募丁壮数百进行训练,办起了地方团练,时称“丁家练”。同时选择离牛场不远的一座山筑起屯堡以便驻守。这座山离织金县城35公里,就在从贵阳通往织金洞的公路旁。山体西临牛昌河,东、南、北三面以深谷与群山相望;四周均是数十米乃至百余米高的悬崖绝壁,唯有东南和东北各有一个小丫口可以登上山顶;山顶四周危峰耸立,中心是一块大麻窝地,往外是缓坡地或岩山林刺与危峰相接,面积约o.5平方公里。清初吴三桂平水西,此山曾是水西宣慰使安坤的军队退守屯扎地之一,被称为“宣慰故巢”。丁宝桢选中此山后,招集附近住户与其团练共同出力,用巨石在山东南和东北两个丫口上建筑起两座城门,用青桐木坊穿斗做成“榨子门”关锁,门后建筑起炮台敌楼;沿山岭筑起高4米、厚1.5米、长数百米的石城墙直接危峰悬崖。同时在屯内平坦处修建起能容粮食数百石(每石800市斤)的仓库,在低凹的麻窝地中心挖一个能装水数千挑的池塘。屯建成后,丁宝桢家首先捐粮200石上屯入仓,随后动员周围大户及农民数千家搬运粮食财物入屯居住,并训练1000余丁壮置炮持械防守。为保证屯内用水,又在东北城门外顺陡坡筑石墙围护住半山的一口水井,称为外城。这便是牛场屯。丁宝桢以此屯为依托,以丁家练和守屯丁壮为本钱,多次打退号军和苗族义军对牛场屯的进攻。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五月,太平军曾广依部与何德胜号军夹攻贵阳,丁宝桢将牛场屯移交给家乡的守屯民练丁壮自守自保,自己率领丁家练主动驰援贵阳。贵阳解围后,巡抚张亮基向朝廷奏报丁宝桢“毁家御贼”、“全乡援省”等功绩,请求恩准将丁家练收编为正规清军,并委丁于黔军中任职。清廷得报,赞誉丁宝桢有功,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任其为湖南岳州知府,旋即升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直至山东巡抚等要职。以后在山东10年,剿捻军、治黄灾、惩办安德海、整顿政纪官风,其“吏治称于天下”,又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升任四川总督,成为晚清有名的封疆大吏。丁宝桢督川10年,修复了都江堰,改革了盐政,实行“官运商锁”,恢复了咸丰、同治变乱之后的生产和教育,政绩卓著。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四月二十一日,丁宝桢病逝于任上。为勉励其功绩,清廷赐葬于山东历城之华山,追赠“太子太保”、谥“文成公”,民间尊称他为“丁宫保”。丁宝桢走后,牛场屯于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七月被苗军攻占,并以之为屯扎休整之所。第二年4月,云南清军援黔,2万多人,扎连营数十座,围攻屯上苗族义军。是年9月苗军突围撤离,牛场屯复为清军夺占。100多年过去了,丁宝桢名垂青史,他率众修建的牛场屯亦得到后人的凭吊。
雄奇险峻的画眉屯
在织金县的东部,也就是从县城通往省城贵阳的公路65公里处的凹河大桥右侧,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大山。山体的东、南、北三面紧临簸躲河,东、北两面山缘是高达数十米以至百余米的悬崖绝壁,南面山脚是10余米高的岩壁,以上是80度倾斜的林箐直达山巅,均无路可攀,仅西面沿70度斜坡可以登上山顶。山顶平坦,且从西向东倾斜,长1公里有余、宽800余米,面积近1平方公里。从北向南远望,山势恰如一艘下海的巨轮,“船首”向东,以百米绝壁与清镇的坝上绝壁隔河对峙;“船尾”在西,古代的进省驿道就从其下经过,是一个天然隘口,名簸渡关,越关口东下经簸躲渡,爬大河冲峡谷便达清镇。登临凹河大桥向东南举目观看,两面对峙的绝壁于奔腾咆哮的三岔河水汹涌而来,雄壮气势不亚于三峡中的夔门,人称“两扇门”,门下即是镇河渡口。这一河段,是东风湖的三岔河峡谷景区的绝妙地段。因这座山上林箐中生长的画眉鸟既叫唱得好,又打斗得狠,远近闻名,故人们不知何时给它一个“画眉箐”的美名。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时局动荡,各地义军时出时没,经清镇、平坝渡河进攻织金。于是,三县沿河大户相约于画眉箐西山口斜坡中部以巨石建筑城墙,中间修建“闸子门”,两边石墙直连悬崖围护山顶,望去宛若长城,以作自保屯居之所。从此,人们又把画眉箐叫作画眉屯。屯建成后,与丁宝桢的牛场屯遥相呼应,成为扼守织金东路河口的前哨阵地。为了壮大声威,大户们邀集附近农民上屯居住。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正月,瓮安县何德胜的号军进占织金猫场,画眉屯周围的农民们纷纷赶着猪羊牛马上屯居住,屯上粮食财物极为富饶。二月间,何德胜号军围攻画眉屯,久攻不能克,便扎连营于簸躲关一带对峙。40多天以后,因天旱无雨,屯上人畜断水,只好用绳索吊人下悬崖到大河里偷水上屯解渴。义军侦探得知后,设伏切断吊水之路。屯上困急,与义军求和,义军假许以买牛马牲畜为条件接受议和,双方开始于关前交易。第一天,屯上人下山卖出牛马猪羊3000多头,换得水运回屯上。几次交易之后,屯上人信以为真,毫无戒备,义军便趁交易之机突然袭击屯门,大队伍随之一拥而上,把屯门占领。屯上练丁民众仓猝抵抗,奋战终日,战死者干余人,终不能取胜,屯被袭占。屯被攻破之后,百姓被迫杀跳岩死者数干人,所有财物牲畜被一洗而尽。时过100多年,而今屯门已毁,仅有几处断垣残墙尚存。行人游客无论乘车经过屯下还是乘东风湖游船向三岔河峡谷游览,翘首举目仍可瞻赏画眉屯及两扇门的雄姿,凭吊咸丰、同治年间各族农民大起义的反清历史。画眉屯与其东边不远的牛场屯,都将作为人民反清战争的故垒,永世长存,任人游览观赏与凭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