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雷公山西北向深山峡谷下的黄里黄寨,缘于原始的山型,及其所处地域之美,成为苗岭群山中最具耀眼的一个苗寨。
黄里的绝秀特色,在于两条清澈小河,分别涌自雷公山麓,一条从寨中而过,一条沿大寨边而过,而后汇合寨下,经下游邻寨的中寨村以及羊吾苗寨,再过凯里地界的乌烧苗村而后汇入巴拉河,再后汇入清水江。经漫漫长途,最终融入洞庭湖。这是长江水系重要源头之一。
黄里户居,全是清一色的吊脚木楼,户置全盖青瓦。各户置纳明窗,宽敞明亮,每户置二层楼房,少数置三层楼,每户底楼的中堂外边都安装休闲长型坐凳,装上围栏竖条,以稍向外凸出的靠背栏干,即富有艺术性既清爽又干净卫 生。村里,户居排列有序,于隔河两面偏坡从下而上布展开去,极具雄伟壮观。黄里寨景,在雷公山苗寨群里,是富有苗族居住特色的一大苗寨。
黄里的大寨、小寨、甘能松,自古以来有这三个相邻的自然寨组成,寨边都具山林葱茏,绿丛荫蔽。有趣的是,大寨对面的小寨村边,一堵高耸百余尺而又凸出的笔陡大悬崖,崖上长着翠松、樟木、枫木、栗木与柏梓木等珍稀树种。由于村边林木密集,终年苍翠,驻林鸟众,有筑巢长居,鸣叫不休,呈现世代人鸟和谐态势。大寨下的甘能松自然寨之邻,横向耸立着惊险而又显美丽且笔陡的一堵巨大长型岩山,有如一巨兽镇山,威风凛凛。岩山覆盖着青松、枫木、樟木等组成的绿林带,名叫也遮松。这一绿林岩山,竟是村人的游乐重地,尤其每年举行苗年节、吃新节、爬山节期间,男女青年纵情的集会之地。邻村、邻县的青年也相继涌来,除了青年“游方”对歌之外,还在寨中球场举行篮球比赛活动,节日里的景况,热闹异常。
黄里是一个古老的苗寨,自建寨千余年来,人居和谐,全村有杨、侯、张、顾、梁、李、潘、王等八个姓氏,杨姓祖先开辟黄里,至今发展成344户人家,1439人,全寨耕地面积959亩,其中稻田面积829亩。农业,是该村主目,粮午作物除主产的水稻外,辅以种植玉米、小米和小麦等粮午作物。近年开辟茶山、果园,还种植烤菸以及折耳根等经济作物,收入逐年增多,再加近年诸多劳力外出打工,经济收入不断增长,村民一派丰衣足食情势。
黄里苗寨,是苗岭群山中的一个大寨之一,从县城到千户苗寨西江的公路经黄里寨而过,交通便捷。黄里民族风情浓郁,一年一度的节日有吃新节、苗年节、爬山节、十三年轮回一次的牯藏节,还有不定期的“抖仙单洋”即防寨火的扫寨节。最隆重且节日期长的是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十二生肖的兔年),届时举行祭祀活动。节日中,各家成年人都讲“牯藏节忌语”,比如杀猪叫“扣甘兰”(哐当官的汉话翻译语);吃饱了叫“巴入巴栏也”(满仓满栏了)等……。
节日的到来,全村举行祭祀活动,牯藏头家为节日首领,先宰肥猪,继后,各家都相继宰杀肥猪,兼以鸡、鸭、鱼,这是少不了的祭祀祖宗食物,亦是节日的主要佳肴。整个节日活动为7-9天时间。节日期间,家家鞭炮轰鸣,彰显一派节日气氛。有趣而又庄重的是,于牯藏节期间,举行降重的芦笙会活动。其间,寨上姑娘以及邻寨的和来寨的客姑娘都银装素裹,穿着节日盛装,在寨脚下的芦笙坪围圈随笙起舞。在隆重的芦笙会中,还举行既隆重且庄重的传统“讨花带”——青年男女于公开场面传递的爱情活动,把芦笙会盛况一再推向高潮。在场跳芦笙的某一位客姑娘荣幸被本寨吹笙郎选中后,应对的随笙再迈舞步向前,姑娘当即知笙郎选中,心里暗喜,即掏出应对的赠物,小的银镯手圈,再价值大点的是银项圈,或银亚领之类,诚意而又礼节的给吹笙郎挂上芦笙或小伙子颈项。芦笙会的主持人当场据物论价,“讨花带”的小伙子用以超出价格的份额银元或人民币当即应对付出(姑娘的母亲或大嫂当场代收)。主持人当场公布,以示公正与道喜的见证。芦笙会后,这对情人再次约定会面,双方有诚意的终成双结对,若万一一方有异议而结对不成,即兴退物还礼。可往后日子仍相往来,仍在“游方”对歌,以承袭古礼古节而为,代代相传。
高潮迭起的芦笙会中,还伴随举行场中的敬牛角酒活动。场中用酒是全村各户凑米酿成,酒品纯正。所敬酒对象——是在外围观赏芦笙会的外地来宾、外寨来客和本寨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场行使敬酒者,组成若干敬酒人或两人一组式,敬酒者寻到敬酒对象后,敬酒者两手持着盛满米酒的牛角,有意的在敬酒对象面前亮角晃动,礼节的手舞足蹈,以示“两牛”欲斗之势,敬酒者与应酒者一番跳跃作对逗着乐,最后应酒者还得躬身应喝,加上场外众人为场势吆喝助阵,应酒者喝下牛角敬酒,有的以礼节喝上一两口,酒量大者,有的一下喝毕。这下场上高潮起伏,情状热烈。
芦笙场中,内圈跳芦笙的老年人们,更是精神焕发。年长的老翁们都穿草绿色、酱色的绸缎制成的长袍,有的还套绸缎短甲,个个精神抖擞,英姿焕发;跳笙的老妪们更是精神焕发,人人都穿精制的绣花衣,件件精致,秀美不凡。围圈跳笙中,还互相牵手,以示节日喜悦,或于跳场中移步甩手作乐,气派非凡。黄里牯藏节的活动盛况,在雷公山地区,彰显着其中的壮丽一篇。
黄里村历史以来,村民重注传统寨容,时时保持村寨整洁干净、美观。在历代寨老、解放后的村干部以及党团工作的作用下,村里凸现着现代文明,苗村建设很有起色。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经常接待国内外佳宾观光考察,也曾有多次的重要接待。尤其上世纪的1983年9月30日这一天,时任国家共青团中央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领导的陪同下专程到了黄里村,进行基层团工作的调研工作,这是我省我州苗族地区唯一首选调研地。当胡锦涛书记到来,村里全体共青团员,村干部、驻地的公社党政领导以及村民热情接待,并与村团组织进行座谈,了解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座谈完毕之后,黄里村共青团支部还邀请胡锦涛书记一行在寨中芦笙坪上欢跳古老的苗族芦笙舞,即与民同乐,伟人的风范一直以来鼓舞黄里村人。芦笙舞毕,在场的众人与胡锦涛书记一行用餐后,要道别时,黄里村团支部还向胡锦涛书记一行赠送了一对新制的苗族芦笙、两张精绣的苗族绣花围腰作纪念,还赠送了一把约一斤重的雷公山野生芨骨茶品饮。在当天下午胡书记一行临别时,村民们于村头的公路边热烈欢送。
黄里历史以来,人杰地灵、精英辈出,闪亮着出类拔萃之星。解放后,出在国家机关、企业的干部职工共有120人,平均每3.5户有一人在外工作。有在省城贵阳任职于省厅级干部的,也有的在省城、县城当了县级干部和乡镇级科级干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