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洞原名“东洞”,坐落在修文县城新开发的阳明大道边的龙冈山上,占地1.5公顷,是修文现有的唯一一个古树群,有名木古树50多种。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被贬谪为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城)驿丞时,曾结庐研读于此,他在这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创立了“知行合一”的学说,形成了“致良知”的思想雏形,还创办了“龙冈书院”。遂将东洞更名为“阳明小洞天”,世称“阳明洞”。
阳明洞山不高,洞不深,却因“千古大师”王阳明在此悟道讲学而名扬中外,海内外王学研究专家称这里为“王学圣地”。加上著名爱国将领、“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曾被囚禁于此3年,使阳明洞更加闻名于世。 阳明洞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冈山古木参天,翠柏森森,亭阁相映,碑刻历历,风景幽雅,奇景宜人。阳明洞洞穴多窍,奇石丛生,洞中有洞,前后贯通,真是别有洞天。它历史久远,因人及物,知名度高。这里是王阳明行踪遗迹和张学良囚禁之处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建筑完好,文化内涵丰富。在明、清、民国年间就是王学研究者和文人学士经常拜谒游览的佳地,也是现代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龙冈山上除有阳明洞外,还有王阳明所建龙冈书院、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和后来为纪念他而建的王文成公祠等建筑,还有后人瞻仰阳明洞书刻的许多摩崖碑刻。
学者有云:犹如研究孔、孟必到山东,研究二程(程颢、程颐)必到河南,研究朱熹必到江西一样,研究阳明之学,不能不到贵州,不能不到修文,不能不到阳明洞
王明阳本名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谥文成,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后迁居绍兴。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任刑部、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被梃杖四十,谪为龙场(今修文)驿丞,于正德三年(1508年)忍辱莅任。初到龙场,居无处所,在一天然溶洞内埋头玩味《易经》,洞因名“玩易窝”。尔后移居龙岗山。山腰天生一洞,土民称为“东洞”,洞颇宽敞明亮。自王守仁在此栖身后改称为“阳明小洞天”,习称“阳明洞”。洞顶时有滴水,当地少数民族悯其阴湿,伐木结茅,在洞口右下方为之建屋。王守仁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名为“何陋轩”。又在洞口左上方修建一小亭,亭子四周栽些竹子。王守仁以竹子具有
“君子之德”,将亭名为“君子亭”王守仁谪居龙场三年,潜心“悟道”,成就了他著名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并萌发“致良知”思想,为其后成为著名哲学家奠定了基础。“王学”对我国乃至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 王守仁先后在龙场的龙岗书院、贵阳的文明书院聚徒讲学,使“连峰际天”、“飞鸟不通”的“山国”贵州从此人文蔚起,风气大开。对于多民族的贵州来说,王守仁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亦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因此受到各族人民包括上层人士的信赖与善待。在著名的《瘗旅文》中,他谆谆告诫外来者,“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用现代人的话说,便是“你就安心居住在你该住的地方吧,别给这里的村落造成祸害啊!” 确实,王守仁很注意民族关系。他与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十分友善,曾两次致书安贵荣,嘱其以大局为重,不要撒减驿站,以免引火烧身。他还受安宣慰之托,撰写《象祠记》。《象祠记》与《瘗旅文》后来都被收入《古文观止》,成了千古绝唱。他离开龙场后,贵州宣慰使安国享亲笔书题“阳明先生遗爱处”,镌于洞口崖壁上,迄今完好无损,备受世人珍惜。
王守仁去世23年后的嘉靖三十年(1551年),巡抚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将龙岗书院改建为“王文成公祠”,阳明洞因此成了王守仁的重要纪念地。贵阳人早先也都慕名前往修文祭拜,或者面向修文遥拜。后来干脆在贵阳城东扶风山麓修建阳明祠,那是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