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处镇东南约一公里的四方山上,距黄果树瀑布约30公里,距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约10公里,距滇黔铁路线上的化处车站约3公里,是西线旅游线上尚未开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景观,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古迹显现于距离地面一丈开外的岩壁上,字为黑色(当地老年人说,原为红色,由于保护不善,被人用墨涂抹),大如核桃,不知用何物书写,虽经长期风雨侵蚀,终不退色,因形似汉字反写,称为反字。年长日久无人认识,“反字岩”因而得名。
“反字岩”古迹所在地,山路崎岖,山势险峻,人迹罕至,故虽年代久远,但是保存得比较完好。此一古迹从上到下,共为四排。第一排字,长1米,宽1.36米,共28行,能清晰辨认字数为164字;第二排字,长0.95米,共31行,能认识字数为265字;第三排字,长0.32米,宽6厘米,共17行,能辨认字数为58字;第四排只有2字。整个“反字岩”上文字共有489个可以辨读。
在“反字岩”侧面至今还残留一处屋基,当地人称“苗族屋基”。后人自作主张,将“反字岩”与“苗族屋基”联在一起,编撰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传说故事:当年苗族起义失败之后,头领即将从多珍宝就地埋藏,为了记住埋宝的地方,就在岩石上题写反字。更有好事者在“反字岩”不远处写下:“大坳对小坳,金银十八窖,一窖十八块,一块十八斤。如果不肯信,对六老李来作证。”这里的“大坳、小坳、老李”都是指“反字岩”附近的山头和古树。意思是说谁人认得了岩上这些“反字”,就可以找到埋宝的地方。
神奇的“反字岩”养在深山人未识,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如与众多被发现和开发的文物古迹相比,算是较晚。资料记载,第一次临摹“反字岩”的古文字是1981年8月,其后经过几次校对、整理,经众多专家学者研究、考证,到80年代末期,才初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专家认定“反字岩”古迹为古彝文,其所记载的史实为贵州最古老的彝族支系之二呗勒阿德定居安顺之后征战、拓土、祭祀之事。翻译出来,其主要内容是:
阿德家的水常青,阿德家的海长存;
男女人丁数不尽,荣华富贵乐融融;
斋祭常把美酒奠,乞保五谷又丰登;
盼佑六畜都兴旺,族众团结一条心;
呗耄来把祖先祭,征战队伍忙起程;
但等一声令下来,歼敌保土寻福根。
骏马戈矛两相遇,回声震荡崇山间;
妇女送征齐祝愿,来年胜利凯歌还。
准备三牲和九礼,犒劳生还勇士们。
刀枪入库不再战,牧马南山太平年;
山河改貌换新装,养育儿孙世世顺。
家庭兴旺人稳定,同心协力保家园;
声威天下独无偶,富庶世上难寻欢。
根深树大枝叶茂,子孙后代永富强;
以此美词赞呗勒,恰如其分最适当。
“反字岩”的真面目已经部分寻到了,但还留下许多不解之谜。“反字岩”究竟有多少文字?它的书写年代?古迹与“苗族屋基”是什么关系?再从翻译的文字内容来看,我们想像不出这个祈求“九枪入库、牧马南山”的民族或者部落在这一带生存繁衍的情景,也难以寻找他们从这里消失或者迁徙的足迹。“反字岩”古迹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