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堂位于三家寨中,门前有几株双人合围的古树,地面由青石铺就。古树下,首先是道堂的望月楼,望月楼由木柱支撑,下为门洞,上是9平方米的小木楼,四面有窗。望月楼是专供阿訇登楼望月,决定把斋、开斋、诵经、礼拜的时刻而设。
穿望月楼门洞,进入道堂,登石阶向右行,便是道堂门前,大门上方“道堂”二字,为光绪十八年六月,杨云鹤(光弼)题,题字上方檐下,有黑漆金字阿文大匾,为光绪二十三年冬月,杨云鹤赠。过前厅而入,是一宽石米,长8·5米的四合天井,由两边厢房、前厅、正殿围成,天井四周,现挂有六块黑漆大匾,文字分别为:“返朴归真”、“翼善开贤”、“广大无疆”、“清真义馆”、“寿近期颐”、“遵道寿永”等,此类赠匾原有十多块,已散失。正殿大门两侧,有对联三,以木板镌刻,黑漆金字。分别是:“清明在躬相期涤宪洗心兹善辉邦,真实无妄所异作忠教孝润尔贤良”;“雅会媲香山图演消寒徵九九,高年侔绎县籍添益寿纪三三”;“辟黔地立道堂缅善人守先待后,司教门顾群众羡师传继往开来”。以上均为光绪年间各地方官所赠,字为楷书和行书,具有较高书法价值。正殿一楼—底,宽10·7米,长16·3米,木结构,下有走廊,上有走楼,楼下正殿两侧悬挂回族习俗和伊期兰教简介,楼上设窖窝,是诵经、礼拜的地方,窖窝内书阿文,上有马光烈手书阿文匾,黑漆金字,右边这一建筑群占地326·6平方米。
与右边的建筑排列,是左边的建筑群,其格局与右相同,唯前厅已毁,天井长11米,宽2·6米,厢房较右边长,内设伙房,水房(淋浴之处)等。原有的烧水房、厕所已毁,左侧建筑群占地304·5平方米。以上是道堂的建筑部份。
穿右边正殿而过,有一小门,看似并不起眼,但从小门一进去,给人豁然开朗之感,一组幽静肃穆的花园建筑出现眼前,这就是久享盛名的姑祖花园。关于姑祖,有一个凄惋的故事:姑祖姓马,是教主马光烈的妹妹,排行第十,人称十姑太,陕甘人,其未婚夫马俊成参加了陕甘回民起义,被清王朝官兵杀害,姑祖遂矢志守节。因其终身未嫁,后人称“姑祖”。三家寨道堂修建时,杨云鹤遵嘱为其建石屋于道堂后,姑祖遂迁到这里隐居修行,30年未出花园一步,直至1922年北上。
姑祖花园占地一亩余,一幢一楼—底的小石屋,石屋占地47·6平米。与石屋相对,有4间小平房,占地56·3平方米。其余均为花园、石径,园内鲜花争艳,修竹飒飒,加上各种果树,尤其是园内那株有“活化石”之称的百年古银杏,高大挺拔,让人观之感慨万千。
石屋与平房均为石木结构,石屋上方,有“养性轩”的额匾,两侧有联,文为:“三十年不出户庭凛凛贞操值与天地合德,八千客同称觥斛堂堂令范喜共日月齐辉”。石屋石墙较厚,上以石板盖顶,内以木板装修,木工工艺精湛,冬暖夏凉,是姑祖诵经的地方,石屋下层,除作过廊外,还有洗澡间、厕所。平房内,姑祖当年用过的木架床尚在。
从石屋到小屋之间,有九曲迥廊相连,上盖以瓦,据说是姑祖对其未婚夫被清朝杀害后,愤怒已极,取不见大清朝天日之意。睹物思人,关于姑祖的行为,人们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她在当地居民心中,的确有着崇高的地位。
三家寨道堂是伊斯兰教民们诵经礼拜的圣地,在宗教事务中,有很重要的地位,1984年兴仁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州政府1985年12月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各级政府曾多次拨款复修。三家寨道堂,地处境内百里青龙至马宝树峡谷的必经道上,坐落在青山环抱、林木蓊郁、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的三家寨回族村寨之中,其庄严、肃穆的古式建筑群,其古朴、独特、浓烈的民族风情,曾吸引了众多省内外观光人士和海外旅游者,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许多人纷纷为之题诗、题词。中国科学院杨冠雄教授题:“黔西南一胜境”。省政协常委、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省九三学社顾问冯楠题:“道传三家寨,国爱一中华”等。都说明了三家寨道堂具有极其宝贵的文物研究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前往观光人数日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