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上源之一的北盘江流经关岭、贞丰交界处何以称“花江”,史无记载。民间相传,古人在今关岭与贞丰间之河谷地带崖壁上,以赭色涂绘大量人人马马,花里胡哨,故称其江为“花江”。此说倒与广西“花山”相类似。“花山”盖因绘有大量崖画而得名。广西花山崖画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关岭与贞丰间之花江崖画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江崖画分布于江北崖壁上,含关岭境内的普利乡下瓜寨“马马崖”崖画和板贵乡牛角井、后头湾、白崖脚、大洞背后、曾家屋基等多处崖画。其中“马马崖”现存8个人,4匹马,1条狗,1只鸟及其他一些图像。纵观全画,似为一幅放牧图:年轻力壮的骑手,跃马扬鞭,奔跑于前,其后群马紧跟,作疾进状。男孩追随大人外出放牧,情态欢跃。贞丰一侧,亦有崖画。画的是7匹马。每匹马背均有货鞍,朝同一方向行进,显系山区常见的驮马运输写生图。由此可见,其地自古乃交通要道之一。在花江之上驾设桥梁,是花江两岸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在建桥过程中,匠师们即在桥西古驿道旁天然崖壁上摩崖雕琢“普陀真境”和“蒋炳堂行乐图”。“普陀真境”摩崖造像3尊,分别为观音、山神和龙王。其地原建有庙,后毁,仅存摩崖造像。“蒋炳堂行乐图”,摩崖雕琢蒋炳堂正襟危坐像,像高1.3米,宽0.93米。坐像周边凿龛,龛高1.48米,宽1.16米,深1.03米。龛额篆书阴刻“蒋炳堂行乐图”6字。
蒋炳堂名宗汉,字炳堂,云南鹤庆人。同治六年(1867年)随云南布政使岑毓英赴黔镇压苗民起义,任安义镇总兵。光绪年间,升任贵州提督。在贵州,为修桥者摩崖造像,蒋炳堂可能是头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