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居住在贵州西北部的穿青人,明代地方史志称其为“土人”,清代又称其为“黑民子”,因其“衣尚青”,故“又曰穿青”。这个民族居住在织金的有20多万人。他们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独特信仰——“九月祀五显神”;信仰五显神的形式是“在堂屋西北隅以竹篾编如小兜形悬壁,曰兜兜坛”,即家家立五显坛世代供奉;祭祀五显坛的形式是“每岁或间岁酿酒杀牲,延善歌舞者至家蘸禳,跳跃如演戏状,曰庆坛。”这种戏,就是被外国戏剧专家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俗称“跳菩萨”。 穿青人的庆坛傩戏,与其它地区、其他民族的傩戏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同之处有五:其一是宗旨单一,是穿青人“兹因祖来信奉五显圣贤香火一堂,原许数年一赛,今年例已满,不负初心,是以取今天运X年X月X日吉时良辰请弟子XXX于家酬还五显圣贤恩愿”的民族宗教专祀与庆典,而不是一般的向其它神临时的许愿与酬还;其二是有典型的民族性,凡举办这种傩戏的人家都是穿青人,表演的傩戏班子一律是穿青人,别的民族是不这样做的;其三是祖先崇拜突出,既要请举办人家的祖先亡灵入坛领受法宴,又要完整表演祖先们(“山魈人马”)从事农业劳动的全过程,还要表演性生活及生育的情节;其四是反映民族团结,戏中表演五显二郎巡游,遇到不同服饰的各民族妇女都要风趣地交谈,称她们为“大嫂”,遇到各民族的神圣都要同他们喝酒、吹芦笙跳场,谈笑风生,和睦友好;其五是没有新的戏剧发展,除扮演少量与五显神有关的故事之外,多数是“还愿”与“驱邪恶、保福禄”的礼仪法事,还保留着“歌舞娱神”的古朴老样。 穿青人的这种与众不同的庆坛傩戏共有15场,每一场又分为好多折,全在举办人家的堂屋里表演,故又称为“傩堂戏”。戏场布置:称为“摆坛”,即把五显神及与之有关的神圣画像挂出来,又叫“挂案子”。堂屋正面神壁的上方正中挂“总圣”(百神图),右边挂五显大郎,左边挂五显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共5张神图;右壁挂云魈殿、岳王殿、圣公圣母、宝山七殿、帅共5张神图;左壁挂:山魈殿、水魈殿、灵浮殿、南游殿、将共5张神图;大门内上方左挂火牙、右挂火熛两张神图;堂屋上空挂前、中、后3排云案幡幛,前一排为“一封朝奏九重天”、“二地真仙登少元”、“三元真仙登宝殿”、“四值功曹把令传”、“五人弟兄能灵会”、“六宫姊妹赴法筵”、“七干子弟行正教”、“八海圣会在桃源”8张文字条幅,中一排为吕洞宾等八仙神像,后一排为云盖天真九郎等3张神图;神龛上立五显神兄弟五人即显聪明王大郎、显明明王二郎、显正明王三郎、显直明王四郎、显德明王五郎的牌位;神龛前连摆二张方桌,第一张上面立祖师牌位,一张上面放锣鼓、师刀、令牌、牛角、头扎、祖师棍、排兵带等法器,桌下挂五猖神图,桌前用竹扎一牌楼,上面挂放法衣法裙等物件;左右两壁神图下各设一神龛,分置九殿神位。 第一场:起坛。分为打扫坛场、起坛、请神、陪神、暖圣数折。打扫坛场先扮演扫坛土地出场把坛打扫干净,继扮一武生出场打东、南、西、北、中五方神棍,意即打退有碍庆坛的妖魔鬼怪。起坛表演的是掌坛师整冠登坛发鼓上香,虔诚朗颂宣旨(举办这场傩戏的宗旨):“……兹因祖来信奉五显圣贤香火一堂,原许数年一赛,今则原例已满,不负初心,是以……请弟子XXX于家酬还五显圣贤恩愿。”颂毕即表演踏罡步、领阴兵跳场等傩舞,舞姿有黄莺展翅、鹞子翻身、饿虎扑食、野鸡拖尾、犀牛望月等。请神是由法师一人唱颂:“撑起红旗帐,迎请五王五营兵马赴傩堂”,还要一请桃源仙洞人马、二请地府亡魂、三请三清玉皇宝殿诸神、四请诸庙神圣。诸神请到后由村中一德高望重的老人入坛执壶向各位神圣敬酒。暖圣,亦叫敬下马酒,每请一排,奠酒三巡。 第二场:发功曹。不分折,由掌坛师登坛念颂,发烧文书请帖,派遣年、月、日、时四值功曹前往各有关方面去请五显神的各路道友来共赴庆典圣会。 第三场:交牲。分为请圣领牲、交牲、解秽、参灶数折。相传五显神极其钟爱民间生灵,并不杀生,交牲是交给他部下的五猖神及火牙火嫖监坛二将。是专请“东方青帝一猖郎”、“南方赤帝二猖郎”、“西方白帝三猖郎”、“北方黑帝四猖郎”、“中央黄帝五猖郎”和监坛二将入坛领受杀牲祭祀。交牲即把祭祀的猪羊拉入法坛,杀牲道士头戴面具,倒披法衣,手执尖刀,舞念一番之后,把猪羊宰杀献祭。杀牲之时,行坛法师高唱颁布“肝肺将来盘中献,头蹄四足祭五猖”。解秽即因杀牲污秽了坛场,由法师表演撒神水清除污秽的傩歌傩舞。参灶即由法师表演参加灶神的傩歌傩舞。 第四场:淌白。分为请神下马、拣牲二折。先将刮洗剖整干净的猪背上羊(俗称大猪背小羊),扑卧在一张长凳子上,猪羊头向外,尾向内,凳子骑着大门槛放置,而后请受祭之神“领受酒、领受牲,共同保佑酬恩人”。拣牲一折较有戏剧性,要扮一个“拣牲七郎”头戴面具,手执一节小木棒吊着猪尿包,先在堂外,后进堂内,左右观察祭献的猪羊,说很多诙谐幽默的话,恭贺办戏人家。还要表演“勾猪头”等情节与观众打趣开玩笑。 第五场:放兵。分为宴兵、调兵、会兵、放兵数折。宴兵是在坛场内就地铺设五方九品香烛、钱财、科马(五显有关的小画像),放五杯酒,摆杀祭的猪头猪蹄、活公鸡一只,取下坛罐放于中央,周围按五方插五面小旗一面大旗,请齐五显神部下的五营兵马饮宴。会兵是由法师用大旗向五方边招摇边舞蹈边唱请,以“招旗舞”迎请五显部下的五路五方兵马和宝山圣公圣母殿前七殿人马、大郎人马、二郎十贤勾销了愿人马、云魈仙娘人马、岳王三楼五岳人马、灵浮三殿小山人马、山魈东楼圣公南楼圣母十位太子五岭田头人马、南游五府五岭都头人马、水魈五海龙王十二鱼哥人马、五路五猖兵马、总管监坛二将等等神圣齐赴法坛门前相会,宰杀公鸡祭献。放兵是把祭后的坛罐打开,倒出原装的米和盐茶,尽行发放五显神部下的七殿神兵和五营兵马,掌坛师衣冠整肃、鸣锣三通、吹角三声,随即手挽“大金刀”、“小金刀”、“五雷五黑”等法诀,并于坛场中央铺一床草席,两位从坛道士从四角轮番起舞。二道士或时摇师刀、或时持牛角和墨状(又叫宣牌,是象征男性生殖器的一个纸筒),跳完一路即从前向后打滚回坛前。跳完之后,由掌坛师唱放兵词。放兵之时灯烛昏暗,阴森恐怖,观者全部入室回避,无一人嬉戏。调兵即由法师用大旗招摇唱颂,操练五营兵马,表演调兵舞。 第六场:合会。分为造桥、拈香、合会几折。造桥即用几张长凳从坛前连摆至大门,用一疋红布从坛上顺铺长凳直牵接大门顶上作为金桥,法师步罡踏斗颂造桥词文,继摆一张面上画有“井”字的方桌,左脚踏桌,手舞排兵带,迎请各路兵马过桥。拈香即由二人装束、手持燃香歌降,迎请各路过桥人马。合会是各殿各路人马迎请过桥旨,法师作一场领兵跳场的表演,有芦笙的傩班要吹起芦笙舞跳,正如志书所载“土人……九月祀五显神,吹笙,连袂宛转,顿足歌舞”一模一样。 第七场:大郎殿。分为装身、赞圣两折歌舞法事和《砍先锋》、《出灵官》两折戏。因从这一场之后的表演中法师及从坛弟子要装扮大郎、二郎等神圣,故有装身、净身、封魂、开光、隔阳等傩歌傩舞的热闹表演,还要祝告禀请三元法主差兵保护行坛法事及表演的成功。赞圣即唱赞五显弟兄五人的奇怪出生及救济良民的恩德,由法师一手持墨状,一手持师刀歌舞唱赞,茶酒师陪坛敬酒。赞毕又替庆坛人家表白庆赛原因及祭祀用物的诚心和祈求神圣留恩保佑。表白词之一为“施主买得香一炉,诚心供养五通王……将来炉中焚三炷,五显灵官赴法筵,到坛领受下马酒,留恩保佑酬恩人。”《砍先锋》又名《打先锋》,剧情是纣王无道,家将方弼方相弟兄二人及手下陈、丘二将投奔武王,被封为“梁山先锋”。五显陪众位神圣去游大郎殿,令他二人当开路先锋,“砍开三方四正五路坛场”。表演简单,台词亦简单,砍锋的表演,意思是为主人家砍退四季五方瘟疫,保护酬恩人家。《出灵官》又名《灵官镇》,剧情是灵官王龙出巡纠察,来到坛场,披甲执鞭入坛封赠主人家大吉大利,继而出门跳上用两张方桌叠成的高台撬脚打坐观看,扮一土地老者戴面具出场与灵官嬉戏猜谜、猜卦、讨封,诙谐有趣,观者大笑。最后灵官为主人家消灾纳福。 第八场:二郎殿。表演的是五显二郎得道之前放荡不羁,搞赌博、学算命、醉酒卧街,得道之后擒鹰放鹞,捉龙锁龙,收火牙火燥,收五猖为民除害的故事。其中的“擒鹰放鹞”一折表演的是五显二郎鹰鹞飞失,五门寻找,遇见不同服装的各民族妇女,即形象地述其服饰,然后自问是子孙发达。 第十场:四府殿。不分折,先把一坛密封的甜酒摆在堂中,坛师登坛开封,向五方祭献,为主人家“开封破愿,勾销了愿”,赐福于酬恩人家。同时主人入坛跪地,表示诚心接受掌坛师给五显坛撤除旧愿标,换上新愿标,“自发诚心供奉五显圣贤香火”,当场取卦表白多少年后又来庆赛。 第十一场:岳王殿。全是礼仪法事的傩歌傩舞,内容是迎请岳王上楼、中楼、下楼三楼天子和五岳五天圣帝入坛还香火、受祭祀,赐福保佑酬恩人家。 第十二场:灵浮殿。亦系礼仪法事,内容为请灵浮三殿小山人马入坛受祭,领受愿酒,为主人家驱鬼消灾,专保人眷安宁。
第十三场:山魈殿。分为上山砍树、放火烧山、开荒、犁牛、耙田、泡谷撒秧、栽秧、薅秧、割谷、运粮入仓、上皇粮、封仓等多折歌舞小唱。唱演中除了请山魈东楼圣公、南楼圣母、九面将军、十位太子入坛受宰杀雄鸡一只的祭祀之外,所演所唱全是一年四季中的农事活动、民间生活趣味极浓。每一折均有道白、有说有唱有歌舞,特别要唱穿青人的农事山歌。表演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第十四场:南游殿。不分折,先出五人跳场,继出五显二郎南游会见南方各少数民族的祖先神圣,同他们攀谈、喝烧酒、吹芦笙跳场等和睦友好的场面。 第十五场:水魈殿。分为造船送瘟神、请五海龙王及十二鱼哥(即游船)、接千岁老人(即姜太公钓鱼)、交钱、辞圣、收兵、锁坛等折。前几折为法事性傩歌傩舞,由掌坛师唱颂。交钱由坛师与茶酒师歌舞,边请神边烧化纸钱。辞圣由主人家入坛跪拜、掌坛师舞唱,边唱神号边撒米粮,送神归天。收兵由掌坛师整肃衣冠高声唱舞,登大门槛挥舞大旗,招回五营兵马归坛,每唱颂招回一路,往内丢回一面小旗。锁坛是在法坛场内靠大门放一大簸箕,掌坛师盘腿端坐其中,将神师棍靠肩斜抵神桌脚,面前放个新坛罐,边念五营兵马圣号,边挽法诀,做完一排即烧化该排兵马画像(称为坛科或科马)于坛罐内。最后装入白米、盐茶和金属币,盖锁封严,念咒封赠,由主人家以最快速度捧放在神龛上,继后安置在神右上方。稍后安神,傩戏结束。 穿青人的傩戏并不是织金土生土长的东西,而是随其载体民族穿青人的迁徙传来的。“庆五显”的傩戏传到了织金,一直保持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