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一种文化现象和古老的文化事象的傩,是原始社会中的图腾、鬼魂及祖先崇拜现象,属世界性的文化范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用以惊驱疫病之鬼或“驱邪纳吉”的祭祀活动——傩仪、傩舞、傩戏。在民间主要是靠口头传播和行为传录下来的一种民俗事象,统称为傩文化活动。
在整个傩戏文化(祭祀)活动中,傩仪、傩舞、傩戏也不断地完善,其中的傩戏也基本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傩文化艺术表演流派,即宫庭傩(喇嘛傩:现流存于西藏地区)、乡人傩(民傩)、军傩(地戏)。
傩的表演艺术,是指傩艺术文化诸多形态中以舞蹈、戏剧为主体的原始傩文化活动的遗存现象。是源于我国古代先民为驱逐疫鬼时所举行的祭祀活动——傩祭,其最早可上溯至殷商时代,史料中也曾有记载;《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其意为:在民众举行迎神(纳吉)驱鬼(避邪)的傩仪时,应穿着严肃的朝服,按部就班地站在道边的台阶上,恭恭敬敬,不得有怠慢轻视的举动。
傩(祭祀活动)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渗入,吸收了道、儒、释的某些思想观念和手段,并逐渐由讨好神灵(娱神)向自得其乐(娱人)方向转化,形成各种傩文化艺术形态,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傩文化表演系列中的傩舞和傩戏,它们应是原始宗教中的傩祭与表演艺术的结合体。
众所周知,在周代的礼仪规定中,被天子视为国之大事的傩(祭祀)活动也同样有着严格的限制。一年之中,孟春与仲秋之傩(祭仪)为国家独占,民间不得随意为之,只有岁末之际,也就是冬委时节,才充许民间也可同时举行傩事活动。
从现在已掌握的中国傩文化系列中的资料可以了解到,在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以及东北和西北地区,都有傩文化艺术(傩戏)的存在,并以不同的生存方式形态传承着,形成一个东起苏皖赣,中经两湖、两广、北至晋、冀、陕、内蒙、新疆,西至川、渝、滇、黔、藏及东北三省的傩文化圈。随着历史的变迁,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曾在中原一代盛行的傩文化活动,开始向长江、珠江流域和西南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转移。甚至在中原地区的傩文化(傩戏)活动衰落失传之后,流传边远地区的那一部份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继续与当地的各种文化事象相互渗入与影响中得以演变和发展,成为我们今天保留下来的傩文化艺术系列之一的傩戏。
傩戏艺术自从得以发掘和研究以来,始终以其久远的历史渊源,复杂的文化基因,自成体系的表现形式.扑朔迷离的宗教内容,吸引着国内外的注目.
傩戏有阳戏、阴戏之分。在祭祀活动中,以酬神和驱邪为主的称之当阴戏;以娱人、自娱和纳吉为主的称之为阳戏。福泉阳戏属于傩文化的艺术范畴.
目前,尚只保留存在于贵州福泉的阳戏,是整个傩文化活动中以娱人、自娱和纳吉为主导思想行为的“乡人傩(民傩)”的分支,(也有些称之为“军傩(地戏)”的一个亚种)。是原始傩文化艺术系列中以讨好神灵为目的阳戏演变为以娱人、自娱和纳吉为主的分水岭,是联系古代文明和现在文明的钮扣,是由酬神活动衍变为娱人、自娱,涉足于文化表演领域的桥梁,也是当之无愧的“戏剧活化石”。
(二)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为北部,东邻黄平县、凯里市,西和西北抵贵定县、龙里县、开阳县,南接麻江县,北与瓮安县相连。
福泉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是梁州、荆州南裔或为牂柯郡国,春秋战国至秦汉置且兰,隋唐五代设宾化县,宋为黎峨里寨。平越之名始于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公元1953年将平越更名为福泉县,公元1994年撤县设市。(现称福泉市)
福泉,地处京滇古驿道必经之地,历为兵家重镇。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军队出征云南。曾在福泉建卫,屯兵,屯田的士兵和南迁的移民带来了中原一代古老的傩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古老的傩文化活动中的“乡人傩(民傩)”就扎根于福泉,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
福泉阳戏的所在地——福泉市、龙昌镇大水沟黄土哨村民组,地处群山环抱古木林立之中,是瓮安——福泉——马场坪——贵定——龙里——贵阳的必经之地。该处有110户人家,600余口村民,绝大部份为汉族。福泉阳戏是当地文化部门在1986年进行“三套集成”(注三套集成为: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音乐)工作时所发现。
据当时的35代阳戏传人,掌坛师徐龙章(2000年去世,时年72岁)告知,福泉阳戏是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从江浙一带随军入黔的。其前身叫“元皇宝坛”。当时共有18坛,如今仅剩一坛。(即现在保存在黄土哨村民组的17副阳戏面具的阳戏班子)。原先的36副面具是其老祖宗用3担6斗稻谷交换所得,当时黄土哨只有2堂(注:阳戏面具36副为一堂),另一堂面具为陶家所拥有,后来陶家面具(即现在存留下来的这一堂)被徐家所收购。1966年文革“破四旧”时,由于阳戏班子在当地影响极大,徐家原先的那一堂阳戏面具被当众烧毁。现存的陶家面具被徐龙章在深夜悄悄地藏在寨子附近的山洞中才得以保存。1981年当地阳戏演出班子恢复,当时从洞中将阳戏面具取出时就举行了隆重的演出,附近山寨的村民闻之都前来观看,参加者人山人海。由于某些原因,随后又停了数年,1987年由贵州省文化厅艺术研究室(今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在进行“贵州省傩文化艺术调查工作”时在当地的文化部门的协助下,才得以重新发现并随之进行了有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化的凝聚物——面具,是附属与人类社会早期的自然欲求,整体愿望和所谓的〝设想虚构〞而出现的人类艺术的萌芽.是傩文化中以表演为主(傩戏)的一种载体,不同的傩戏品种有着不同风格的面具是区别于其它祭祀活动中祭祀舞蹈与面具戏的界定,同样也是福泉阳戏的主要标志。是最早的〝化妆艺术〞现象之一.原36副阳戏面具,由于种种原因,而今仅存17副,现通过残存的阳戏面具与傩戏面具和地戏面具的比较,我们则可以发现,该处的阳戏面具虽没有傩戏面具的原始古朴之风格,但又没有地戏面具那样细致繁褥之表象。福泉阳戏面具在造型艺术上因受中原文化和荆蜀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社会生活中不同阶层的人物类型,是思于二者之间的另类造型艺术。艺术风格更趋向于世俗化、地域化、民族化和有限的原始脸谱化。艺术特征中呈现出写实性较强而神秘色彩彩淡溥。面具可分为文、武、老、少、男、女等六种类型。每副面具之间的形态和神态都不重复,在造型艺术上特别注重不同角色性格的深层刻划,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中去体现出凝重神秘实感,表现出面具制作者的聪明才智。为此阳戏面具有两点突出的性质:1是通过不同的造型.彩绘来显示出某一角色的分类(文、武、男、女、老、少)性格特征.2体现了当地村民对(戏中)人物的褒贬爱憎,鲜明地突出了该地域的人们对各种历史时期和世俗人物的评价和选择心理.例如:思贤如渴的“刘备”,忠诚刚直的“关羽”,性格爆躁的“张飞”,威风凛凛的“二郎神”,力拔泰山的“楚霸王”,铁面无私的“土地判官”,叱咤风云的“开路仙锋”,美丽端庄的“甘夫人、糜夫人”,天香国色的“龙女”,满脸书生气的“柳毅”,一脸雅气的“安安小童”,憨态可掬的“合、和二仙”,情深意重的“孟姜女”,忠厚善良的“范杞良”……
上述面具最突出点是线条的准确把握和很强的艺术造型表现力.它与我省铜仁地区,遵义地区和安顺地区的傩面具相比较,面像的造型能力的作用就十分的突出,非常准确生动地将(戏中)人物细微的神态表现得很丰满,使(面具)人物更接近真实,更富有人情味.这种对造型艺术的正确把握,与福泉地区纵横交错的地势特点与河流山川的明显区别联系紧密有关,这些自然形态与人们的长期生活共存,极大地影响了当地民间艺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面具都是以木质细密、松软、不易开裂的白杨制作而成,在经过民间艺人大胆创造出风格形态各异的,集雕塑美、绘画美、工艺美和造型美为一体的面具上,那种原始古朴中闪露出的神秘、奇特、独异的美感不得不使人浮想万分,不能不被它那种深厚的历史美和地域美所震摄……。其实,这些面具都是根据当时社会神话传说故事中的原形加以制作者丰富的想象雕塑成形的,并不象地戏面具那样有一定的制作模式,而是将乡民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社会信仰、价值观等各种现象集中于在面具造型艺术上体现出来。通过对阳戏面具的仔细观察,从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则可以初步了解到人类从不了解大自然的规律到逐步认知大自然及社会变化过程的提高。从敬畏鬼神到自我情感渲泄中得知人类文化的进程。
福泉阳戏演出剧目繁多,笔者于1987年在该处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中得知:阳戏分为武剧和文剧二种,解放前可以连续演唱一个月而不重复,剧目有百余个,由于该戏剧目都是口传心授,民间艺人多不识字,故很少有文字流传。据民间艺人徐龙章的回忆大致如下:
武剧:《李二郎销孽龙》、《金角将军》、《开山莽将》、《引兵土地》、《文王挂帅》、《李龙将军》、《白猿传艺》、《开路仙锋》、《桃国结义》、《斩华雄》、《周仓猛将》、《千里走单骑》《萧何追霸王》(注:此处可能是民间艺人口误,应为《韩信战霸王》)
文剧:《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柳毅传书》、《柳青娘子》、《董狗二偷谷子》《霸王别姬》、《安安送米》、《打菜(柴)娇娘》、《土地判官》、《唐氏太婆》、《凤仪亭》、《古城会》、《楚汉相争》
剧目唱腔曲牌数拾种(俗称九板十三腔)。阳戏正规演出每年举行三次,分别为农历正月、五月、六月进行,一场戏全部演出需要四天四夜。每次演出时要搭戏台才演,没有舞台不演,这与傩堂戏和地戏最根本的区别,演出时还有挂案子(即舞台背景)。这已表明,福泉阳戏已呈戏剧表演的雏形,它已经由酬神活动衍变为涉足文艺表演领域。
据福泉阳戏第36代传人,现年54岁的掌坛师聂仕学介绍:福泉阳戏演出时气势非常,气氛热烈而颇具观赏性,每次演出时观看人山人海。其中有一种称之为〝莲花步〞的表演动作,这种曾经流行但现在已成为该处看家本领的绝活(绝艺),表演难度较高,动作极为复杂.其特点就是讲求手势语言,具有强烈的摹仿性,象征性等文化内涵,在阳戏中,这些表演或用来表现角色性格特征,或用来配合唱腔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或烘托创造某种环境氛围,使阳戏更加接近于观赏对象的欣赏心理.从现存留的剧目中不难看出,演出剧目大多数与民俗民风、民间信仰相关联。每出剧目都有很强的情节性。
例如:《李二郎锁孽龙》罐州罐县出了一个孽龙危害人间,每年都要用童男童女来祭祀它,使这个地方民不聊生,张李二老就去向二郎神状告孽龙,二郎神带领七圣将军和朝天狗将二郎神带领七圣将军和朝天狗将孽龙活锁在石柱上,为民除害,从此百姓安居乐业。
《楚汉相争》刘邦(汉王),拜韩信为师.刘邦为争夺楚王的江山,统兵百万,到九礼山前摆下战场,与楚王大战.楚王大战.楚王战改败,走江东搬兵,被韩信埋伏,将楚王气死于乌江。
《古成会》刘、关、张徐州失散,第兄三人各局一方,在白马坡斩了颜良、文槐二员大将,怀中滚出血书,云长一见此书,方知刘备在河北,千里才寻兄。
《孟姜女》范杞良被秦王抓兵修长城,途中逃回,遇孟姜女喜结良缘,尔后又被秦王一员将领拿回,将范杞良打死填长城。戏中所表现的是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对残暴势力的不屈不挠,不惜以死来抗争和追求幸福自由的主旋律。
《韩信追霸王》韩信原来霸王驾下为臣,由于犯军纪被责打转投刘邦,被封为三旗五王。他欲与霸王争江山,因霸王有拔山举鼎之力,韩信在前几个回合均败下阵来,后军师张子方摆下十二迷魂阵,大败霸王。
《柳青娘子》柳青是一位专门为人还愿、求福,捡药救治的仙子。一次在捡药途中偶感风寒,后在飘风寺长老的医治下,终于痊愈。
《董狗二偷谷子》董狗二在帮财主梁大叔做工后被其刁难扣去了工钱,他在万般无奈之下,就与妻子去偷财主的谷子,被发现后,巧妙地用计斗败了财主。
《柳毅传书》给人们所展示的是反对婚姻包办,追求婚姻自主和向往建立幸福美满合谐的家庭生活。
《打菜(柴)娇娘》则向人们展示和谐的家庭伦理观念。
《安安送米》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
上述剧目只不过是阳戏剧目中的一部份。每出剧目都是很强的故事情节性,当地的阳戏艺人们通过实践,将阳戏中虚幻的祭仪内容改为有形的实在情节,把阳戏每一出剧目中所需具备的内容集一体、融一堂、通过道白、唱跳、追打等动作穿插为一体,构成了一个体现欢愉悲愁,扬善惩恶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奇特场面,表达出短小完整的故事内容,在原始的戏剧中体现出了现在戏剧表演的初型。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阳戏班子在演出时,由于面具有限,所以出现演出时面具互换互用,或者几个大致相同类型人物共同一个面具的事情时有出现,这就使其原先具有的原始表演艺术多样化的风格有所减弱。
黄土哨地处山区,长期受小农经济形态的影响,与外来文化很少接触,这样阳戏就成了当地村民梦寐以求、乐于观看的文娱活动。由于村民的喜好,阳戏才得以流传至今,现演出阳戏的民间艺人除36代传人聂仕学外,还有麻累村民组的邓启宇(63岁),大水沟村民组的徐大学(48岁)(徐龙章之子),黄昌国(56岁),黄土哨村民组的邱兆明(59岁),刘明书(50岁)等。目前,黄土哨阳戏班有8名艺人,年龄在48岁至63岁之间。
福泉阳戏每年三次的正规演出都具有特定的“纪念性”。
农历正月间的演出一般都在正月初七、八、九、十这四天。按民间的说法为初七是人的祭日,初八是谷子的祭日,初九是豆子的祭日,初十是棉花的祭日,其演出目的主要是乞求来年的好收成。如《土地判官》、《安安送米》等。
农历五月十三“单刀会”,为纪念关羽而专们演出与关羽有关的戏。如《白猿传艺》、《桃园结义》、《斩华雄》等。此次只演一天,并只在当地的关帝庙前演出,演出前要举行拜祭仪式。
农历六月二十四(传说中“二郎神”的诞辰),为纪念神话中的二郎神和历史上的二郎(川主、水神)而演出,祈求“二郎”庇佑一方平安。如《劈山救母》、《开山大将》等。此外,就是当地村民在还愿时请戏班子演出,时间和规模都是根据主人的要求而定,比起正规演出的规模就小多了。
福泉阳戏每次正规演出时都在举行“开坛”仪式,过程并不复杂,只是象征性的,相当于原梨园班子的那一套,俗称“开箱”(因其面具、服装、道具、案子都存放于箱内)。
阳戏演出时的音乐伴奏不用丝弦,全是锣、钗、鼓等打击乐器。道具与服装都很简单。
据已掌握的有关资料记载:目前周边省份现已探明的阳戏有;四川省广元市射器乡“阳戏”,也称“花花愿戏”,属“庆坛”戏类,此剧种流行于清朝康熙年间。另外还有梓潼阳戏;巴县阳戏、江北阳戏、重庆阳戏等。湖南省则有张家界阳戏、大墉阳戏。贵州省有湄潭抄乐阳戏。仁怀立新阳戏,天柱石洞阳戏等,福泉阳戏最大区别在于——上述地区的阳戏在演出时已由早期要头戴面具逐渐演化为涂面化妆表演。并在演出中用三个不同年龄般的面具来展示剧中人物年龄段的变化如《孟姜女》中的小梅香,大梅香,孟姜女面具用不同年龄段的面具来展示剧中时间上的变化,也在其它傩面具中它目前尚未发现。
对福泉阳戏表现形式的渊源则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第一,明代屯田军民以江浙一带人士居多,肯定会将当时他们在江南的一些文化因素移入(包括阳戏的表现形式)。第二诸多研究傩戏的专家专家考证阳戏的表现形式与明朝初年江西戈阳的地方戏种“戈阳腔”有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明洪武调北征南时江浙一带的屯军和移民将其带入贵阳,演化成当地人群体性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
福泉阳戏至今都还头戴面具演出,该面具的另一大特点之一,就是在《斩华雄》中演员将被斩的华雄面具丢下,来替代被斩下的头颅。这也就是该处阳戏独特之处,我省上述地区的阳戏也只有200余年的历史,但福泉阳戏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由此可见其历史久远的特征。 贵州福泉阳戏,因其具有原始文化生态特征,因而更具有美学资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它不单作为宗教与艺术长期相互渗透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存在,并还涉及至人类历史、民族迁移,民族宗教和民族戏剧,工艺美术造型等相当广泛的学科领域。我们可以透过其有限的原始表演艺术窗口,去窥视我省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民风等文化风貌。
(三) 福泉阳戏在1987年得以复苏后,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宣传机构的支持,大力抢救这将要失传的文化瑰宝。继1988年由贵州省文化厅在省城贵阳举办“贵州傩艺术形态展”中首次将福泉阳戏面具与剧照展示给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之后,还在大型画册《贵州傩戏面具》中将阳戏面具收录其中,接着《贵州画报》在报道上述展览时,福泉阳戏剧照《萧何追霸王》与我省彝族傩戏《撮贴吉》、傩戏《骑龙下海》和安顺地戏并列其中,向读者展示着它应有的艺术魅力。随后从90上海首届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到贵州省迎接节11届亚洲运动会而在北京参加的亚洲艺术节期间展出的《中国(贵州)傩戏面具艺术》展中,贵州福泉的阳戏面具和阳戏表演剧照备受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青睐。在展示期间,除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望》周刑(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诸多新闻媒体赞美性的报道外,台湾《联合报》(90年9.21)也称赞展出中的福泉阳戏:“成为亚运周边活动中最具有学术意义,也最引人注目的文化遗产展览”。台湾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音乐指挥家,在亚洲乐坛上与日本小泽征二并肩齐名的曾道雄先生,在北京接连三天抽空观看展览后,特意从日本东京转来信涵说:“这是兄弟来北京指挥与导演《茶花女》之外的另一大收获……”。希望你们(指阳戏表演)和贵团(指贵州省文化艺术代表团)能到日本和台湾演出和展览。
前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也给阳戏题词:“民间文化艺术之瑰宝”。
在进入新世纪后,福泉阳戏又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新华通讯社贵州分社》于2003年4月1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贵州傩戏(阳戏)传承六百余载”的文章后,《西部开发报》也于2003年5月16日发表“傩戏是我们的奇迹”。《贵州民族社》、《贵阳晚报》也相续发表了有关福泉阳戏的专题文章。
作为地方上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福泉阳戏以其自然的状态存在着。但近些年来,由于当地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福泉市文化馆还参加了阳戏剧目的搜集、整理和演出剧照的拍摄工作。并成功地将福泉阳戏带入2002年都匀世界摄影博览会艺术节,让更多的人了解福泉这一独有的文化遗产。
由于现在该村阳戏艺人年龄偏老,后继乏人的问题十分明显,当地党政领导从抢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正在拟予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为此目前,福泉阳戏得到了黔南州委,福泉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5月,特邀贵州省戏剧界专家来福泉考察阳戏,与会专家认为福泉戏无愧为“戏剧活化石”只之美称。当年10月。组织撰写4篇论文参加了当年″“2003年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
参加研讨会的日本、德国,韩国、台湾。香港等中外专家学者专程到福泉考察阳戏后。他们认为“如不及时抢救阳戏,不但是福泉、贵州、中国的损失,甚至是全世界民族民间文化的损失”。福泉市文化馆还专门与当地的民间艺人从以下几方面去积极地搜集、整理阳戏文字资料和拍摄面具与演出剧照;<1>对福泉阳戏进行详细的图文并茂的描述:包括面具造型,演出剧照、服装、道具等。<2>把研究重点放在阳戏的文化内涵的发掘上包括对福泉阳戏所保存下来的剧本,唱腔,器乐曲牌。表演艺术等及该戏有关的民俗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最终实现对阳戏文化艺术的原生性和价值取向进行准确的定位。〈3〉将福泉阳戏与外地区的阳戏进行多学科多方位的比较研究,丛中找出文化的共性和个性特色。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历史以来第一次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国家级全面抢救,谱查和整理的巨大工程已全面启动。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措施对发掘、整理和保存当地的阳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傩文化艺术系列中的阳戏面具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比起周边地区的同类艺术则更具地域的独特性和历史的久远性。
福泉阳戏至今仍遗存了品类繁多,各具特色的大量原始文化信息。其不仅有观赏价值,给现代艺术以借鉴和启迪,还为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人类学乃至东方文化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活材料。我们在对这一古文化遗产的抢救,认识和研究中,去加以分析比较,以达到去其糟粕,发扬精华的再创造这一宗旨。去弘扬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使其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造福于全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