绉绣是先将丝线八九根或十几根编成小辫,然后将小辫有规则地均匀地绉起来由外向里按花样铺钉在图案上(平铺的叫辫绣),花纹呈浮雕状,立体感强。除台江的台拱外,凯里的挂丁、雷山的西江也很流行。此绣法一般多用于盛装花饰,其色调多为绿色。
雷山县西江地区女服色彩艳丽,工艺考究。其上衣与台拱地区相同。与上衣相配套的带裙,系由二十余条花带排列组成。每条花带又分为上中下三段,均绣有不同花纹。西江刺绣花图案大都是苗族人民喜爱的龙凤、鸟蝶和牡丹、石榴等动、植物花纹,图案造型富于想像而又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
台江县施洞地区的妇女盛装,款式与台拱地区相同。花饰多,以平绣为主。但所用布料较厚,系经过多次浆捶之咖啡色亮布。百褶裙较台拱地区略短。其特点是将裙身分为两段,下段约15厘米为夹层,裙褶较上段为宽。过去在两段相接处多嵌有锡片,现仅缝有一路深红色丝线。
施洞地区刺绣最为盛行,尤以散线平绣为其主要特点。平挑、织花、堆花在花饰中亦占有一定位置。平绣多用於装饰上衣。散线绣是先将一根丝线分成若干股后再绣。故其绣品十分精致。水云纹是这个地区在纹样形式上的最大特点,运用得也很成功。如在一幅绣品中,既能某一物象为主体,又能将不同类型的物象统一于水云纹的纹样中,物象变化巧妙多姿而又不失原形,给人以活泼和谐之感。
在色彩运用方面,盛装花饰一种是以红色调为主,苗族称之为"欧拖"(亮衣),另一种以蓝色调为主,称之为"欧啥"(暗衣)。服饰图案,内容广泛,寓意丰富,或反映故事传说,或颂扬苗族人民勤劳勇敢,或象征吉祥爱情,件件绣品,如同一幅幅画卷,给人以遐想和美的享受。
施洞织花围腰图案(缺图,三幅大图均未扫描)。织花围腰,系用自制木质织机纺织而成。制作工艺一般是以黑或白线为经,彩线为纬。所织花纹介于真实形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图案布局多是由中心向四周展开,上下均匀,左右对称。其纹样通常是以表示吉祥的龙凤为中心,四周配以花鸟虫鱼,也有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内容丰富,耐人寻味。
大约在三十年代,凯里、雷山苗族妇女已开始有人穿大襟短衣和长裤了。解放后为便于生产劳动,节省做衣时间,更多的妇女改着短衣和长裤,仅在襟边、环肩等处有花饰,胸戴绣花围兜。现在这种服饰在凯里、雷山一些地区已很普及,甚至在节日也不再穿长裙。
堆花系用浆了皂角水的绫子剪成小三角形,再把下两角向内折成带尾的小三角,然后按花样把这些小三角一层压一层地堆钉成各种花鸟图案。百余年前凯里城郊的舟溪、台江县革一地区均用此法做盛装花饰,后因制作太费工,加之此种服装必须钉上银饰成“银衣”方可穿用,故现已多为刺绣所代替。但台江县台拱、施洞的妇女盛装领花还多以此法制作。(缺图)
凯里县旁海区的凯棠、翁项乡和台江的革一、平水等乡的妇女服装除包头外,其衣裙款式与台江县革东女服相似,唯在用料、花饰部位、刺绣方法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独具特色。妇女上衣多用自织自染之紫红色棉布为料,且不捶亮。领花及襟边花饰较其他地区为宽,刺绣方法虽有多种,但"打籽"是他们缝制盛装的传统刺绣方法。其纹样多采用水云纹,内容以花草为主,在色彩运用上是绿色和红色并重,即红花绿叶。刺绣时用线是外浅内深,花叶之边缘均用白线,故其绣品给人以柔和、富丽之感。百褶裙以裙尾有两条宽窄不同的蓝色丝织花纹为特点。
黄平县苗族服装在染色、加工方面都有独特的工艺。以前妇女传统盛装以自织自染的棉布为料,后来由于养蚕业的发展。丝料逐步代替了布料,现在都喜欢购买花缎做衣料,再经多次染捶,制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咖啡色亮布。在黄平加工亮布遍及家家户户,俗有"路过苗家寨,处处闻捶声"的说法。
衣背是黄平妇女盛装的主要装饰部位。女裙均饰玫瑰色花边,常用图案有两种,一种叫"某加单乃"即小人花;另一种叫"摩登色"即颗颗花。花边由数层组成,织绣结合运用,花纹精致。一般以二层花边者为上品。姑娘头戴咖啡色挑花帽,已婚妇女挽髻,用咖啡色亮布方帕(对折成三角形)包头。
黄平、施秉一带苗族妇女盛装之衣背花尤为考究。花纹布局大多为四方连续图案,纹样内容多为想象化的化朵造型,纯几何纹样亦较多,图案化动物纹样则很少。色彩应用以紫色为基调。在刺绣技法上采用数纱方法以保证图案的整齐、对称。一般多是以每个单位纹样的中心为起点,向四方成放射状展开。由于丝线走向不同,在阳光下有熠熠发光的艺术效果。
贞丰县着此种服装的苗族是清代从黄平迁去的,女服款式与黄平同,唯衣服用料不分男女老少,均以黑色为基调。刺绣以素雅取胜,尤以女服之衣背花最为讲究。衣背花多用深蓝或深绿色丝线平挑而成,针法缜密。其挑绣有固定的方式和针法,丝线走向分纵横两个方向。每个单独纹样的花纹,上下左右对称,图案工整,风格古朴,庄重脱俗,是苗族服饰中又一美的典型。姑娘们对衣背花极为珍视,谈恋爱时,常将衣背花片作为馈赠男方的信物。
围裙花工艺有两种,多用白棉线或织或挑在青色底布上,黑白分明,别具风格。
台江县革东地区女装亦为大领半体衣,但以袖窄、左衽区别于本式其他女装。下穿过膝百褶裙,不戴围裙。天寒时缠裹腿。其花饰以红黄间为主,纹样多为几何形,技艺多采用挑花与织花。衣袖花多采用平挑,百褶裙采用十字挑。女裙中段有一路以人骑马为主要内容的横向传统花纹。此种纹样历代相传很少变化,成为革东地区女服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