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地戏无疑具备了释放生命本真的特点和条件,而多彩的地戏面具脸谱更从神明的高度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有关忠义的传说。但今天的屯堡已经被现代的文明慢慢融合,屯堡文化已经逐渐失去了文化延续的原动力…… 十多年前,我随着父亲到安顺的一个亲戚家拜年。记忆中有烟熏的腊肉和神龛前的烛香,还有“血豆腐”(猪血和豆腐做成)散发的腾腾热气,但最难忘的还是地戏里千奇百怪的“大花脸子”。那个地方就是屯堡。
十多年后的今天,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但由于媒体的宣传和大量报道,现已有不少人知道,屯堡地区指的是安顺城周围的数百个村寨。屯堡人是600年前因戌边屯田,而陆续来到贵州安顺一带生活定居的北方和江南的汉人。屯堡人独特的民俗民间文化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岁月,但保存得非常完好。
九溪“跳地戏”
2001 年正月初,安顺的一个学生告诉我说有亲戚在九溪,初九他们村要举办一次盛大的民间迎春会的文化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和几位喜欢摄影的学生便驱车赶去了,这是我第一次到九溪寨。
九溪位于安顺市东南隅,距城中心27公里。东与平坝的高寨相邻,西面连安顺市的竹林、雷屯,南面靠下九溪,北面与石坝、马场相连,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距黔滇古驿道7公里。“锵锵锵,咚咚咚”,锣鼓一响,地戏开场,已有600年历史的屯堡也仿佛一下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600年时光荏苒 据史书记载,14 世纪中叶,朱元璋平定天下一统中原之后,为了肃清盘踞在云 南的元朝残余势力,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领江南 30 万大军出征云贵高原。征战结束后,为了巩固西南边疆的防御,明朝廷命令这些士兵携家眷在黔中“屯田戍守”,从此这些江南移民开始了在云贵高原600年的守望历程。 屯堡文化就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屯堡人主要分布在安顺二铺、三铺和旧州镇,其文化延及安顺、平坝、清镇、镇宁、长顺等地,其中九溪是屯堡最大的村寨,而且居住着最有代表性的屯堡居民,屯堡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走进屯堡村寨,仿佛步入了时空隧道…… 老祖宗传下来的地戏 在屯堡人至今保留的文化传统中,最值得重视的要属“屯堡地戏”。据《续修安顺府志》载:“黔中民众来自外省,当草莽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显然,地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地戏是一种头戴面具、身着彩裙在锣鼓声中起舞打斗的戏剧演出。由于它的演出地点不是舞台,而是在寨中空坝或山前坡地露天演出,故被称之为“地戏”,也有人称之为“跳地戏”或“跳神”。很多研究屯堡的学者认为,地戏源于军傩,他们推断,屯堡人演出地戏,一是为娱乐,二是为敬神祭祀,驱邪纳吉。
玩的就是“脸子” 地戏的面具包括将帅面具、道人面具、丑角面具、动物面具四大类,屯堡人称地戏的面具为“脸子”。“脸子”是地戏的灵魂,没有“脸子”就跳不成地戏。所以不少老地戏艺人都说“地戏玩的就是脸子(面具)”。地戏的“脸子”是用坚韧的丁香木、白果木或白杨木雕刻而成,制作工序十分复杂。 焚香烧纸演地戏 地戏到底是如何表演的呢?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跳神者首蒙青布,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具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演员头顶“脸子”,面罩青纱,背插战旗,手执刀枪等兵器,穿着简单的布袍或战裙,一会儿角逐开打,一会儿腾挪闪身,热闹非凡。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命本真的情感宣泄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安顺地戏无疑具备了释放生命本真的特点和条件,而多彩的地戏面具脸谱更从神明的高度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有关忠义的传说。 这一种文化的延续是与多重环境息息相关的,今天的屯堡已经被现代的文明慢慢融合,年轻的一代已经不愿意再穿大襟宽袖的“凤阳装”,取而代之的是牛仔裤和时髦的装束,水泥与瓷砖也逐渐开始侵蚀石头的城堡。 屯堡文化走到现在,已经逐渐失去了文化延续的原动力,可以想见它未来的命运。我们现在能做的恐怕也只有尽其所能,使它存在的时间尽可能的长一些,再长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