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东部大山深处的石阡县,以久负盛名的民间木偶戏而闻名海外,据说这里的民间木偶戏班子已有百年历史。我有幸游历至此,欣赏到这一古朴原生态的木偶戏。
|
传统戏剧—石阡木偶戏 | 木偶之乡
早在明朝弘治年间,石阡知府任仪就有了关于木偶傀儡戏的记述。清朝时期,石阡木偶戏风靡城乡。现在许多健在的老艺人,承袭祖辈技艺都有六、七辈人的家史。在本世纪20至40年代,戏班常到湖南、四川及附近县份演出。其中有五大班子最为出名:卢子清,周辅廷为主的“太平班”;傅银州,傅云清为首的“泰洪班”;张德轩、全应斗领头的“兴隆班”;徐汉宾主演的“天福班”和“杨本家班”。 石阡木偶戏班每到一个村寨,一演即十天半月,而且每年必演,全县五、六个职业戏班,常年应接不暇,大村小寨,传出木隅戏的演唱、锣鼓声。人们把石阡誉为“木偶之懈乡”。但流传至今,已经纯粹变成村人民间自娱自乐的玩意儿,且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会耍木偶戏的人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不复当年盛况了。
文庙演出
演出场地在石阡县城府的文庙。但见古色古香的庭院中,木偶戏班子在空旷的戏台上拉上二根
|
楼上古寨观看木偶戏 | 绳子围了一圈,外面一根挂着约一米高的布帘,里面一根成为耍戏人挂靠木偶的衣托。木偶戏班子有五个人,一个打锣、击鼓,一个敲钹、撞木乐,最年轻的约40出头,身着黄色军上装,他负责二胡弦乐。主演则是两位年过花甲的长者,穿着极日常的衣服,普通得让人怀疑他们演员的身份。 趁着演出前,我仔细上前观察了一下那些颇有些年岁的木偶,每个木偶由头(称头子)、身、手杖三大部份组成。头、杖为其关键部分,故有“杖头木偶”之称。木偶头、手等是用乌柏(又称棬子)树干精雕细刻而成。头大者直径为15厘米。身部制作是在头颈主棒上,用线系一块横挂的木削作肩杆,成十字架,用宽大的戏剧服装套在肩杆上,双手装在杖上(俗称签子),连在木偶衬衣两袖,即可活动。 根据演出需要,还可添上裤脚、临时装上演。整个木偶的身长大者四尺,小者也在三尺左右。据老艺人说,原来每个戏班至少拥有20-30个头子。分别刻绘生、旦、净、丑等各种面谱,以及各种专门人物脸谱和动物造型等。
耍客和看客的痴迷
|
流传于石阡的木偶戏 | 演出很快开始了,今天演出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主演二人和着简单的音乐,根据剧情将十余个木偶小人搬弄出场,但见那些小小木偶像有生命般异常鲜活,时而对打,时而怒吼,时而悲伤,时而亲善,整出戏剧高潮迭起精彩不断,台下时常传来喝彩声。 不满足于观看台前的木偶,我悄悄来到台后,这是另外一个隐秘的世界。只见表演的两位老者完全不见老态,专注地用左手执头子上棒,以姆指和食指通过接线,控制五官以及总头,回顾,弯腰,转身等动作。右手则执装木偶两手的木杆,以配合头部操纵其四肢的动作。脸部的表情也随着木偶的喜怒哀乐而动,时而随剧情喃喃自语,十分陶醉。就这样,刀枪剑戟,翻滚扑打,腾云驾雾的木偶们在舞台前方栩栩如生地活了起来。 台上老艺人演,台下也有老戏迷看。看戏的老人说:“这戏老呵,我是看这戏长大的,我爷爷也是看木偶戏长大的。不过现在耍木偶戏的少了,通常就春节期间能看看,过了大年十五木偶小人就被封箱了。”“现在的娃娃也不会耍了,再以后想看就更不容易了。”
讲究的唱腔
根据老人的指点,原来这木偶戏的唱腔音乐也是很有讲究的。传说其起源于辰河(即湖南辰溪一带)但移植于石阡城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风格特点。唱腔分离腔和弹戏(又称丝弦戏)两类。高腔用唢呐伴奏,其曲牌有“大汉”“不汉”“山坡羊”“红纳袄”“驻云飞”等百余种;弹戏则以胡琴(京胡,二胡)为主,配以弹拔乐伴奏。弹戏板腔又分南路,北路,阴二簧等。其曲调有“有流”(又名一字)“二流”“三流”“倒板”“垛板”“京子”等。南路还有“扣扣板”,北路有“消眼”等板腔。
|
石阡木偶戏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 此外,根据剧情需要,还加用“小开门”,“节节高”等曲牌。为了配合木偶舞蹈动作,还用一些“过场”(行弦)曲调,使戏前后连贯,有时候还会即兴融入当地流传的一些民间小调为唱腔。“这里面的学问深着呢,不过现在都一切从简了,很少有那么讲究的配乐唱腔了。” 谢幕的时候,老人们举着自己的木偶上台亮相,脸上洋溢着有些羞涩又骄傲的笑容,那笑脸如此淳朴,让我深深感动。石阡由于地理环境限制,至今交通还十分闭塞,也因此使我们今天还得以能够看到一些具历史感的原汁原味的文明。对于旅行者来说,这将是一次十分特别而难忘的旅途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