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地方特产 | 特产杂谈 | 特产之乡 | 说说贵州 | 古老传说 | 民族风情 | 地方风情 | 贵州旅游 | 贵州小吃 | 地方民族 | 地方名人 | 供求信息 | 投资信息
 
特产分类: 果蔬 | 粮油米面 | 特色食品 | 滋补营养品 | 休闲零食 | 辣椒系列 | 工业产品 | 风味小吃 | 工艺特产 | 轻纺特产 | 特色服饰 | 烟|酒|茶|饮 | 农林特产 |
地区分类: 贵阳市 | 遵义市 | 安顺市 | 六盘水市 | 毕节地区 | 铜仁地区 | 黔东南州 | 黔南州 | 黔西南州 |
本站搜索
中国刺梨之乡龙里县20万株优质刺梨苗待售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说说贵州 >> “小花苗”称谓的由来

“小花苗”称谓的由来

我要打印   IE收藏
文章来源:贵州特产网添加人:admin添加时间:2011/1/22 14:57:43 浏览量:13190

  古史泛称长江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为“蛮夷”。有学者认为这是表示南方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从事蚕织业的意思。若然,则“”加虫为“蛮”,未尝不可理解为表示该民族从事渔猎。“夷”字象形一人负弓,具有狩猎或寓强悍之义。古代以华夏为中心,有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多指兄弟民族生活方式而言。可见“蛮夷”二字在古代并无贬义。统治者蓄意贬低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把“蛮夷”与“无知”、“化外之民”等同,这是后来的事。“蛮夷”二字应该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含义。

南开跳花场上的苗族姑娘
  
  有人认为“苗”是“蛮”的音转,不无道理,尚待进一步论证。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古代称为“蛮夷”的南方少数民族中,肯定有苗族的先民在内。两宋时期,五溪地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苗族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因而在当时一般史籍的记叙中,逐渐把苗族和当地的其它民族从“蛮”的泛称中区别开来。南宋朱熹记述“五溪蛮”时,就指出当地有:“僚、仡、伶和苗四族”可作例证。

南开跳花场上的苗族姑娘

  至于今日黔西北苗族迁徙途径,目前尚无足够史料论证其过程。但有学者认为殷周时代所记载的“”人即古代苗人,并指出古代“”人约居住在今川、陕一带,而后南迁滇、黔而形成为今日的苗族。并引用今日黔西北威宁一带苗族,谓其祖原在浑水河北岸的冰雪地区,后来,越过浑水河南迁,经四川来到云南、贵州的传说作为印证。这是否就是黔西北苗族的源抑或流,史料缺乏难于立论。但苗族从他处迁居黔西北,这一点是没有分歧的。

南开跳花场上的苗族姑娘
  苗族由于各种原因,进行长期和频繁的迁徙,总的趋势大致是由北而南、由东向西。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苗族在贵州形成三大方言区,而服饰差异就更大。历史上未曾正式作过有关民族识别的工作,文人学者多以己见为是,在他们的一些著述中,把南方一些兄弟民族分别贯以“水家苗”、“仲家苗”、“侗家苗”等众多的名称,《贵州通志·前事志》中,记载贵州一省苗族的名称达八十多种。在这些泛称中,又按各地服饰的不同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将纯属苗族这一共同体的成员,又划分为“大花苗”、“小花苗”、“白苗”、“黑苗”、‘歪梳苗”、“长角苗”等等。“小花苗”的称呼就是这种历史上俗称的遗存。

  当地苗族群众反映说:大、小花苗主要是从服饰中的田形图案的大小而区分。说田字代表老祖先是种田的,图案中的点点代表星星,天已入夜老祖先还在耕作。服饰边缘的两条红杠代表黄河、长江。因为老祖先传说曾居住在黄河长江以北地方。子孙们睹见服饰上的地、黄河、长江、就不会忘记祖先。群众这种朦胧追忆的传说,既有助于了解苗族迁徙的梗概,也印证了以服饰而定俗称的说法。

相关信息
· “小花苗”称谓的由来 (1/22/2011 2:57:43 PM)
查看留言
用户留言

   贵阳市    遵义市
   安顺市    六盘水市
   毕节地区    铜仁地区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水各大寨
 布依龙灯艺术之乡—贞丰珉谷镇
 中国砂仁之乡—贞丰县连环乡
 中国布依戏艺术之乡—册亨
 古茶之乡—黔西南
 野场:吉巴达艺术之乡
 中国空心李之乡—沿河•沙..

更多>>>
 产 品 推 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请您留言 
 贵之州特产网 Copyright © 2006 gztc.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问者
『本站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我们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贵州特产网 http://www.gztc.com.cn
如转载本站资料,请标明出处。
黔ICP备06001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