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义市福星桥边,至今还保留着一家传统风味小吃店,名叫郑记“刷把头”。据说在清朝同治年间,一位叫郑尚礼的老人,从江西迁来兴义,别出心裁地创造了这种小吃,一直沿袭至今。而今,经营这家小店的主人已是郑尚礼老人的第五代传人郑代梅、郑代祥。郑记“刷把头”以其鲜香馥郁的风格,使食者辨香辣于舌上、拾风情于席间,百余年来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人。据说何应钦先生当年返故居兴义时,也没有忘记光顾郑光清的小吃店品尝“刷把头”。现在兴义街上,在高档宴席上,“刷把头”是作为招待贵宾的美味佳肴。
“刷把头”因成品形式如民间所用竹刷把的头部而得名,做工精细,配料讲究,全是手工操作。馅子是先将上等竹笋切碎,放入开水锅中汆两三次,再用清水冲五六次,滤干后用猪油烹出香味,再配上等瘦肉末。皮是用面粉、鸡蛋、盐、清水调匀,搓成小丸子,用木滚子擀成,状如荷叶,薄如纸张。将馅包入皮内,然后用手擀成底大颈细,顶端参差,状似自由散开的荷叶模样,入蒸笼猛火蒸5~6分钟即熟。与“刷把头”匹配的蘸水,也很别致,用鸡汤、油浸胡辣椒面、酱油、葱花兑成。食用时,将蘸水淋入馅内,慢慢浸透,两者相得益彰。如要招待客人,还可在馅内加少许金钩,其味更加鲜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