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是布依族传统竹编与竹雕工艺的优秀代表,其制作技艺流传于贵州省贞丰县珉谷镇的前一、坡生等布依族村寨。
贞丰布依族鸟笼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明代就已具有一定水平。布依族先民有“积木而居”的习俗,居住环境森林发达,与稻作文明相伴,他们弯弓逐鹿,结网逮鱼,织笼捕鸟,狩猎范围广泛。鸟笼便起源于布依族人的狩猎生活。经历了捕鸟——关鸟——养鸟——训鸟——赏鸟把玩的发展过程。鸟笼便起源于布依族人的狩猎生活,它在布依族社会中世代流传,真实地反映了布依族人竹编与竹雕工艺发展的历史。
贞丰布依族鸟笼款式新颖,做工精细,选材考究,笼门衾边,阴刻或透雕龙凤等美丽的图案,构思奇特,色彩鲜明,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声名远播。
布依族鸟笼制作的主要原料是贞丰本地产的画眉竹、毛竹、青竹等。
鸟笼制作要经过取料、裁竹、破篾、烘烤、盘圈、打眼子、打磨、拉线、雕花(刻花)、拉丝、穿丝、定型、上油等10多个工序。
用上述传统工序制作的鸟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布依族鸟笼主要品种有画眉笼、黄豆雀笼和斑鸠笼。
画眉笼:主要由笼丝和笼圈组成,材料用画眉竹、毛竹或青竹。其式样为圆形平顶,笼身直径35厘米,高45厘米,笼条间距2厘米、粗0.3厘米。笼内装有“怪不桥”,专供画眉嘴与趾爪的磨擦。工艺流程大致为:加工圆柱笼圈,将竹料加工成长竹条,做成底圈、中圈和顶圈,挂于阴凉处晾干定形后,再按鸟笼尺寸从竹圈上锯取圈料。笼圈接口钻孔后用竹销钉固定。竹圈制好后,用圆规在笼圈上均匀地画出笼丝孔的位置,钻出笼丝孔。笼架装好后即可穿笼丝。将笼丝由上而下插入笼栅和下横架钻孔内,用竹销钉固定笼丝和笼栅。笼门一般设置在鸟笼正面上横架与笼栅之间,宽度以手能伸入为准。鸟笼制作好后,各个部位涂抹桐油,用棉布条反复擦拭,直至光滑油亮为止,目的是保持竹表的色泽,防蛀防腐。
笼门衾边,阴刻或透雕奔龙、飞凤以及花草鱼虫等图案,构思奇特,色彩鲜明,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声名远播。笼内挂有为画眉盛水和装食料用的精致瓷杯,置于“怪不桥”的两头,顶部有与笼爪连接的笼钩。造形典雅。城乡闲老最为喜欢,并以此精养画眉鸟,鸟笼、画眉伴随着他们度过美好的晚年时光。因此,画眉笼便成了人们欣赏的竹编艺术珍品,远销港澳以及南方各省区。
黄豆雀笼:竹编黄豆雀笼,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形尖顶,一种是四方形。其中圆形尖顶黄豆雀笼最具特色,编织时,每部分的竹条要用铁皮打眼钻刮,使竹条大小一致。编法讲究,形状就像北京天坛的造形。在布依村寨,大多数人都会编制黄豆雀笼,尤其是男青年们喜欢用它来喂养黄豆雀。每年夏天他们都成群结队的到山上捕捉黄豆雀儿,一旦捕到之后,各自把雀儿放在笼子里,用鸡蛋炒玉米面喂养,训养成斗鸟后,他们互相邀约,用黄豆雀相互示威、啄斗为快。因此黄豆雀笼自然成了爱好者们品评欣赏的工艺品。
斑鸠笼:全用青篾编制,呈山坡形,比画眉笼大,整体都是大小相等的“胡椒眼”。大人和小孩都乐于用它来养斑鸠取乐解闷。斑鸠笼具有浓厚布依族乡土气息,是流传于民间的竹编工艺品。
贞丰县珉谷镇前一、坡生一带布依族制作的鸟笼,是几百年以来布依族竹编工艺与竹雕工艺完美结合的载体,因而成为远销贵阳、南宁、桂林、广州以及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独特工艺品。其制作技艺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的,并为本民族生产生活服务的,承载着布依族人民的宗教观念、审美情感和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及其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