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罗甸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在全县26个乡镇都有公布,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生息,在与其他民族长期交往和融合中,形成了悠久的民族风情。
罗甸的苗族人民普遍称“蚩尤”为自己的祖先。“蚩尤、九黎之君”、“三苗、九黎之后也”(《国语·楚语》),“苗者,三苗之裔。”“南蛮”是对被驱奔长江以南地区的部分“三苗”的辱称,属三苗的一个支系。三国时期郡就有“蛮” 民。当时“谈指”(即今罗甸)属郡所领七县之一,早就有苗族先民在红水河岸繁衍生息。《黔南职方识略》卷九,苗蛮门“谓赤帝取赤水之子所沃,生炎居:赤水即罗斛(今罗甸)红水河,在《山海经》卷六《海外南经》谓苗国在赤水东之说,尚属相符,是苗族入黔在黄帝时代以前矣”。资料表明,罗甸的苗族世居红水河畔,是当地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故而民间传说,蚩尤的妻子是红水河畔的姑娘。
苗族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被杀戳而被迫大迁徒的血泪史。罗甸境内,除红水河一带苗民定居历史久远外,迁徒总的可分为二路:一是由北而南,即鄂、湘黔、桂和川、黔、滇、“苗人……古之三苗,自涿鹿战后渐次向南群居,以滇黔为最多”,二是由东到西。即湘、赣、黔、滇,从两而来。“苗人,其先由湘黔,由黔入滇,其来久有”“今三苗族夷家多自称为江西籍,祖先由江西而来,似为信史也。”
罗甸县境内苗族,逢亭白家坡、纳坪支系的苗 族称他们祖先由贵州桐梓县迁徒而来;边阳拉来寨支系苗族由长顺、惠水、紫云而来;平岩支系苗族由江西而来。在罗甸境内定居已几十代了。
苗族服饰。罗甸苗族服饰,男服饰本体相同,女服饰大体为三种类型。平岩、董架、田坝等地共基相同,一般上装圆领无纽扣有花边青布,短袖过手弯3寸,口有花边,下装青布花裙 过膝盖,以白布裹扎小腿,头发短少者添假发倌成螺丝壳形,用银钗纤鬓,1寸宽花边裹领,佩戴3至7根银项圈,属同一类型;董王油捞、木引、摆龙、栗木、深境等地服饰大体相同,属同一类型;坪纳逢亭、罗苏、罗暮等地服饰大体一致,妇女上装为白色无领无纽扣花边右衽衣,花边袖短过手弯对,另有白布假袖至手腕,腰系白绣花腰带(宽2厘米,长约7米),背后腰系屯块8寸见方绣花肩布,下装 为白布衣百褶红绿花边裙,裙长过膝盖。用白布自绣花带(宽约3厘米,长6米)裹小腿,头发短少者添以假发,盘---成螺丝形,插有银钗向右倾,佩戴3至7根银项圈,耳佩银钩大耳环,头戴银炮花。
随着时代的发展的社会的进步,苗族男女服饰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已普着汉装,只有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才穿民族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