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兴酱园是抗日战争时期从上海辗转搬迁来贵阳的。当时店铺开设在阳明路口。 它的铺面颇大,长四间的柜台,比普通商家的铺面多出四倍。门面上方,竖一只红冠绿羽、昂首振翅的在公鸡。从右到左,一行大字“上海老同兴酱园”,书法遒劲。 长长的柜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玻璃缸、玻璃罐,存放着各式酱菜:酱萝卜、酱黄瓜、酱茄子……,浸泡着大蒜、甜藠头、萝卜片,还有一块块浸泡在粉红色液体中的红色豆腐乳。各色面酱:黄酱、甜面酱、豆瓣酱、芝麻酱……形形色色,各式各样。因为都存放在透明的玻璃容器里,从视觉和味觉上就引起路人们欲一亲芳泽的欲望。 当时,从江浙苏杭、鄂赣各地逃难来贵阳的外乡人,通称“下江人”,他们能买到这种家乡风味食品,真是喜出望外。试想一下,每日早餐中,用开水泡的剩饭,就一碟酱黄瓜、一盘红豆腐乳佐餐,那不啻是远在异乡尝家乡味,怎不让人喜从中来。 酱园老板无疑是上海人,铺中管事和伙计们也都操一口吴侬软语,迎客经商,满面笑容,有礼有貌。白袿青衣,清爽洁净。开张以来,颇受欢迎,不仅居家人户常来光顾,就是机关团体伙食单位也争相前来采购。地方上的大小餐馆,面食店更是以购买他家的佐料为荣。 酱园的后院有一百多平方的大院坝,横竖摆放着几十口大酱缸,每口缸约有半人高,周围宽约需两三人才能抱得起,这都是特别烧制的。缸中满满盛放着麦酱、面酱,有的装满酱菜。每到天晴,阳光灿烂,跨过城墙的行人,就会看到酱园内的壮观场面,十几个小伙子,脱光上衣,光着一双膀子,站立在高凳上,用木板或长杆搅翻着缸中的面酱,翻晒着缸中的酱菜。老远就传来一股股酱香气味,让人禁不住停步。 就在酱园发展得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传来一恶讯:说酱园后院缸中捞出了一名小娃儿的尸体。说的人有鼻有眼,听的人半信半疑。越说越玄,越传越远。不多日,就传遍了整个贵阳城。这样一来,上门购货的人日渐稀少。 于是,酱园不得不出面花钱,在市内几家小报刊登启事,发消息辟谣。请各界人士前来采访,请新老主顾来观察、了解现场。幸好当地各家各户并无儿童失踪;警官和街坊也无人上报娃儿丢失,谣言不攻自破。 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些人见“老同兴”的生意火红,自家又缺乏经营之道,红眼人就出此下策,无事生非,造谣诬蔑,雇人放出恶讯,以此败坏“老同兴”的信誉。不料经此一番折腾,酱园的生意反而更加兴旺。 大约是抗战胜利后不久,老同兴酱园也随着胜利返乡的人潮,告别贵阳,喜滋滋兴冲冲地返回上海故乡去了。不过,老人们谈起贵阳大南门口的上海老同兴酱园和他们生产的江南风味酱菜豆腐乳之类,依然是喜形于色,仿佛是口有余香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