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与《后汉书》都记载了一个很美丽的传说,说古代有一女子浣于江边,“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大概是由于最早的夜郎部族在追溯自己的祖先时,是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来的,因而披上了一层很神秘的色彩。
《华阳国志》对竹王的记载是这样的: “有竹王者,兴于逐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与从人尝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水出,今(竹)王水是也,破石存焉。后渐骄恣。
武帝拜唐蒙为都尉,开牂牁,以重币喻告诸种侯王,侯王服从。因斩竹王,置牂牁郡,以吴霸为太守,及置越隽,朱提、益州,(含四郡)。后夷濮阻城,咸怨竹王非血气所生,求立后嗣。霸表封其三子列侯;死,配食父祠,今竹王三郎神是也。”
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也是一个优美而神秘的故事。至今,在古夜郎国桐梓县民间广为流传,且有夜郎王“竹王”坟、古城、古堡、炮台、碑刻等为证。
既然夜郎部族自称是竹王之后,所以竹文化就必然要渗透到他们的所有生活当中,而不只是一般地爱竹与使用一些竹制的器皿。侗族最普遍流行的乐器芦笙以及箫和笛子都是竹制的。用竹蔸雕镂成的竹王面具是人人见了都喜爱的艺术品。祭祀竹王更是一项极隆重的活动。
新晃自昔在竹山坪溪口有一座气象恢宏的竹王庙,每年3月3日(上巳)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和盛大的集会、游村,然后赛歌、赛舞、赛鼓、赛锣、赛牛、赛鸟……称之为“赛竹王”,影响遍及四方,湘、黔、川、桂邻近地区都有群众要赶来观看。
有一年清代诗人王渔华经这里去贵州上任,作《题竹王庙》诗云:“竹林溪口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记录了当时所见到的赛竹王的盛况,诗见于道光《晃州厅志》。三郎,即在汉代夜郎王兴被杀后,经过部族群众的请愿,朝廷乃立其第三子为侯,死后从祀竹王庙的那一位,后人称竹王三郎。诗中所提到的铜鼓,也是夜郎部族及后来被称作僚与侗族的一种重要乐器。
《太平寰宇记》载僚人“铸铜为器,大如盘石”,指的就是这种铜鼓。《隋书·地理志》云:“俚僚……铸铜为大鼓”,《宋史》谓“夷僚击铜鼓以祀鬼神”。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则称“此鼓南蛮至今用于战阵”。1979年在新晃林冲乡出土了一只黄铜质铜鼓,高29公分,鼓面直径58公分,重15公斤,经鉴定为明代遗物。而鼓楼更是侗族的标志性公共建筑,集议事、休闲、娱乐于一体,可谓凡有侗族处必有鼓楼。
由此,我想到夜郎这个名字的来源,可能是起源于古夜郎部族在大山中互相呼喊打招呼的“耶罗”“耶罗”,后来在击鼓出征时,便以短促的大声齐呼“耶罗”“耶罗”应着鼓声前进。因而被外人听了据音以命名,现在的“夜郎”则是出于史家笔下的音译。
这一想象可作为印证的是至今仍在侗族中很流行的一种集体舞,也经常邀请外来的客人参加。跳时男女围成一圈将右手搭在前一人的左肩上,大家一起连声唱着“耶罗耶”“耶罗耶”随着节奏身子向内外摆动前进。连唱时最后一个“耶”字是收尾音,实为“罗”字的长音,与“夜郎”音正相谐,能说这不是古夜郎部落留下来的遗韵?
清代贵州主考王协和经新晃去赴任时有《晃州道中》之一云:“楚塞行将尽,江流去转长。万峰悬马首,一线入羊肠。土禁丹砂穴,风吹白芷香。牂牁犹数驿,此处竹郎王。”(诗见道光《晃州厅志》)其中所提到的丹砂即朱砂又称辰砂。宋郑樵《通典》载“辰州贡丹砂”。时宋太祖建隆中平湖南得奖、叙诸州,分授一些部落首领为刺史,皆隶属辰州入贡,新晃即在其中。历史上新晃的朱砂矿藏甚富,建国后的新晃汞矿曾很有名。追溯到《逸周书·王会解》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濮人已将朱砂向成王作为贡礼,可见其开采朱砂也是有传统的了。 |